朋友最近一直想招人,每天都在刷简历,可来来回回地招了几个人,总是觉得不甚满意,有时会找我吐槽,说现在要招个合适的人,可真不容易啊,我都不知道这些年轻人的想法了。
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每一代人的就业观与雇佣关系都不同。有说法讲:70挣钱,80后求变,90后随缘。当一个求职的随缘90后,遇上了求变80后或者挣钱70后的老板,这种碰撞确实可以让双方都觉得浑身无力,所谓白天不懂夜的黑,大抵就是这种感觉。
不妨在领英创使人里德.霍夫曼的书《联盟》中来学习一种新型的雇佣关系吧。
终身雇佣关系的年代已终结,所以老板们先要收起“我发工资给你,你必须要听我的...”的想法,不能再认为员工是弱势群体,而应该接受员工与公司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信任,支持的合作关系,即联盟。
入职前
应聘时的面谈,是双方互相了解的关键时期,俗话说,头7秒决定了我们在一个人心目中的印象,雇佣双方更是如此。
但仅凭第一印象当然是不够的。
建立联盟的基础是,在双方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深一步的沟通。
我不是随便招个人,或是找份工作,我是要为我的事业找个合作伙伴,为了这个共同的事业,我要付出工资报酬,或者时间精力。带着这个想法,双方再去交流的时候,会更真诚。
我们对待事业,总是比对待工作或者员工,更为慎重。
交流的重点,当然还是员工入职后要从事的工作岗位职责。但重点是,我们要沟通如何擅用员工的长处,来为公司的发展服务,通常还要定一个时间。
比如说:A与公司协议,任职市场部经理,目标是在三年内打开华东市场。
三年后,公司应该再与A协商,在这个岗位上,A表现得很完美,接下来另一个任期,要如何结合A的经验与个人发展需求,提供新的岗位。
任职中
以前我们总是说,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不要把工作带回家。
现在该转变下思想了,这是个讲究人脉,网络,信息的社会了,我们的工作岗位,很多时间会要求我们利用自己的资源,来解决我们的工作上遇到的问题。
《我的前半生》里面,有一个情节,就是罗子君要揭开菲尔的真面目,找陈俊生要了菲尔在辰星与至为公司合作的资料,才最终找到了其中的猫腻,虽然电视情节中,罗子君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工作,但是,我们在工作会遇到各种困难,会需要外部的信息来为我们的工作服务。
信息为王的时代,谁拥有更多的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任职过程中,捆绑公司与员工的,不是每个月的工资,而是共同发展的“联盟”关系。 公司提供平台给员工,树立员工的个人品牌;而员工也通过个人人脉来解决工作中的遇到的难题,公司发展更上一层楼。
离职后
传统的雇佣关系中,一份工作的结束,意味着与前公司也毫无瓜葛了,甚至可能会老死不相往来。
“联盟”关系中则大不同。
霍夫曼认为,就算离职了,也要保持与原公司的联系,毕竟圈子这么小,说不定哪天又有机会以别的方式合作呢?
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R吗?(戳这里读R的故事...)
他离开我们公司后,新工作是回到之前的公司,任职负责品质管理的副总。
在我们公司时,他促成了我们公司与原公司好几个方面的合作,双方皆因此而受利。
所以在他萌生退意的时候,原公司老板就再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因为他熟悉原公司的人员,制度与行事风格,再回去,能快速进入状态,发挥功效。
当然我们也许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离开一家公司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不愿意回去再次就职。
那么我们换个思维,也许我们新工作中,能与原公司产生链接呢?也许能有合作的机会呢?也许你们是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上下游关系呢?
有这样的资源,难道留着过年用吗?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新型雇佣时代正在改变着职场供需关系,当老板不再是老板,员工不再是员工时,只有双方更真诚地建立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才能各得所需。
愿天下老板都招到好员工,愿天下员工找到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