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里说的是内心燃起的一种难以抑制的想要买东西的冲动,而不是所有的消费行为,因为消费行为当中还包含必须的消费内容,比如必须的吃穿住行等。
这么反思起来,倒是得出了很意向不到的结论。
回观了一下自己近期的支出列表,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购买更好的品牌的东西,但实际上并不是刚需。比如,品牌的衣服、彩妆等;
第二类,品质好且需要,但不是紧急需要的东西,比如,囤货一些家居用品等;
第三类,因为打折,觉得可以购入的商品,比如满299减100的商品。
这几类花销,相比日常的刚需花费,数字上是翻很多倍的。以前面对账单,都是回避的态度,不忍直视,看见账单弹出来第一反应就是点击“关闭”。现在,回顾这些花销的背后,到底代表我“要”什么呢?是商品本身赋予的功能,还是这个商品背后的某些含义?
在Steve的《假性亲密关系》中,开篇就说到一个概念很有趣:很多人都不能分清自己真正“想要want”的和“需要need”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就拿我上述购物列表的三类物品来说,买第一类物品的时候,表面上,我是“想要”名牌傍身,这些大品牌可以给我带来他人的认可和肯定,所以我“需要的”是他人的认可和肯定;
第二类品质好的家居用品,但不是急需,我是想要家用物品质量更高一些、更舒适一些,以免出现健康问题,囤货是为了也不用怕临时找不到东西,出现慌乱,所有我“需要”的是健康和井井有条;
第三类物品,不买觉得亏了的打折商品,并不是急需,也不见得便宜很多,表面是想要“省钱”,因为觉得买到“性价比高”和“省了一大笔钱”是很有能力的表现,所有省钱是为了让人尊重我欣赏我,实际是“需要”尊重和欣赏。
但是,购买的行为本身真的可以获得尊重、认可、欣赏和健康吗?
相反的,现在直面“购物欲”这件事情,在购买了东西之后的内疚感、攀比心理以及对金钱匮乏对恐惧感,反而会加深自己缺少“尊重、认可、欣赏和健康”的铭印。
于是,购物来赚取“认可、尊重和欣赏”的欲望逐渐变得淡了一些。
接下来要分享一个很神奇的体验了,在听完学霸猫的《有钱人和你想得不一样》第9期和第10期音频当中,正视了自己的金钱财务状况之后,不怎么问津的代购突然就有4个朋友主动跳出了找我购买东西,真诚地和朋友们推荐之后,财富的铭印也变了,感觉到可以帮助朋友,获得他们的所需,自己的价值感增加了,购物欲反而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