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王》是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的父王受到诅咒,他的儿子将弑父娶母。父王就把他遗弃了,意在处死以避免悲剧的发生。俄狄浦斯被牧羊人救了,并送给了另一个国王。俄狄浦斯长大成人后得知自己将弑父娶母,为了避免这件事的发生就逃离了,他不知道诅咒针对的是他的亲生父亲,也不知道自己还有亲生父亲。途中失手杀死在道路中起冲突的亲生父亲。父亲被杀后母亲接手管理国家,但是怪兽斯芬克斯荼毒生灵,俄狄浦斯智慧的除去了斯芬克斯,按照王后的承诺,俄狄浦斯成了该国的国王,并娶皇后为妻……
作为一个悲剧,这是在警示人们不能违反乱伦禁忌。这是其文学价值,或者说社会价值。
在心理学上,弗洛伊德借助这个故事阐释了人成长的一个阶段;俄狄浦斯期,大致是4-6岁期间,主要的特征是男孩恋母仇父,女孩恋父仇母,分别被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小孩子长到这个年龄,开始从性别的角度关注跟自己不一样的人,男孩开始关注母亲,女孩开始关注父亲,这是一种生命的自我补充,也就是通过关注异性而寻求自我的完满。父亲和母亲距离孩子最近,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追逐和探究的对象。
这是一种成长游戏,或者是一种成长的预演,是为成人做准备,毫无道德问题。弗洛伊德只是借用这个故事表达这个生长期的特点,恋父或者恋母(这种恋倾向于依恋而不是爱恋),而忽视了故事本身的各种细节。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结完全是一种积极的成长状态,与文学上的主题(乱伦等)不是一回事。
文学的目的在道德,心理学的价值在成长。
抛开文学性,可以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弗洛伊德的这项研究对教育有哪些启示?
首先是父爱和母爱不能缺席。小孩子3岁前似乎不需要父亲,只要有母亲的细心呵护就可以了。但是3岁之后,小孩子有了性别意识,也有了新的发展需要,即需要补充与自己不一样的特质。一般而言,男性偏于理性,于是追求女性的感性;女性反之。爸爸不能习惯性的继续忽视孩子,妈妈则不能因为孩子上幼儿园了可以让爸爸多带自己开始忙工作而忽视孩子。孩子这几年是最需要父母的时候,足够的关爱会滋养一生,否则忽视、歧视等爱的缺乏可能导致孩子受伤,往往需要一生来疗愈。
其次要重视孩子的性别意识,不能以父母的好恶而逆孩子性别教养孩子(把男孩当女孩养或者反之)。树立性别意识不仅仅是接纳自己的性别,也是接纳自我,更重要的是立足于自己的性别而认识到异性特质,这些特质是对自己的补充,从而让孩子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不是男孩越刚性越好,女孩也不是只追求温柔。
第三,关注孩子的成长要趁早,不要把孩子小当小猫小狗养而忽视其精神成长。单从性别意识的萌生与发展而言,3、4岁的小孩就开始了,而且相当激烈。除去性别认同外,这个时期的孩子还进入了人的第一青春期,因为脱离了襁褓,自己能独自行走,随着个体能力的增强,会出现一些反叛行为,父母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不听话,这是独立意识的萌发。就是在学龄前,人的基本人格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换个角度说这就形成了一生的人格特质。“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不是宿命,而基本是事实,背后有心理基础;另一方面,大多数人习惯于早期形成的习惯,很难突破自我,这也让这句话进一步坐实。意识到这些,关注小孩子的人格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