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些朋友私下问我,你这是在写心灵鸡汤吗?我自己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说,我是这么想的:“如果真的看懂了,就不是;没看明白,就算是吧。” 我也很能理解现在很多人一看到励志性或启发性的文字,就不免会面露鄙夷之色,让叙述者看起来仿佛是做错了事的孩子,最好灰灰闭上嘴。最终我还是选择写了一些可能会被看作是心灵鸡汤的文字,并不是我真的想熬鸡汤,而更可能是关注成长必然会带来的一个附加属性罢。
再好的美食连续吃也会有吃腻的一天。也许是人们在过去几年鸡汤喝得太多太急,用力过猛,不加分辨,导致现在许多人产生了生理反应,一闻 “鸡汤” 既色变,莫名感到恶心。心灵鸡汤也非常实相地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 —— 盛极而衰,反心灵鸡汤的浪潮随之兴起,人们甚至不惜在前面加个 “毒” 字,已彰显它的 “危害”,称为 “毒鸡汤”。
我们需要一张鸡汤滤网,滤出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鸡汤。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细心的人,也许也已经注意到了,各种鸡汤虽然很多,但大体上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故事性鸡汤,如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经典的《心灵鸡汤》系列,主要靠编故事;另一种是思考实践性鸡汤,如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主要是作者亲身经历、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后获得的感悟,也是我认为值得反复阅读、实践体会的鸡汤类型。
两者看似都是心灵鸡汤,本质上却差异巨大。故事的虚构性质赋予它所描述的内容趋于理想化,普遍不具有现实操作性,让人听起来总有那么一刹那放佛一切离自己很近,美好且向往,忽而从陶醉中醒悟过来,一切如梦幻泡影,现实依然不知从何入手。这就是故事的魅力,不是说不好,它陪伴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但我们不应只停留在陶醉其中,久而久之,就真的会感到头痛,恶心。
思考实践性鸡汤,更多的是凝聚了作者成长心路历程中的精华感悟,以期能通过分享来鼓励和启发后来者勇敢去面对自己的境遇。其中也道出了一些看似浅显易懂的道理,或许也正因为道理太过于 ”简单“ ,以致于许多人并不认为那真的就是答案,故而也不会真的认真对待,更别说付诸应有的行动,最后不了了之。如此反复多次,你终将会发现看再多再好的鸡汤,也无法改变自己所不满意的周遭现状,厌恶情绪也油然而生。
有这么一句每个人应该都耳熟能详的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早就把自己的实践感悟写出来,以供后人为鉴,但真正理解并持续践行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以我自己的经历,有时我很想告诉周围的朋友,有些事情你不坚持做到一定程度,是无法感受到它实际所带来的好处的(虽然并不总是这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只站着不动,那你能感受到的概率就是零),而一旦你感受到了它的好处,极可能从此就再也停不下来。
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而我们可以死理活用。我们总是太想走捷径,幻想着立刻能够改变人生、改变命运,进而对心灵鸡汤产生了许多不切实际的预期,最后陷入操之过急的陷阱,而自己又梳(或不屑)于行动,以致于我们有时虽然仿佛看到了那扇希望之门,却又不切实际地幻想着那扇门能够主动向自己靠拢,进而采取观望的态度。结果常常是要么与之擦肩而过,要么干脆就是遥不可及,最后只能把自己的不满迁怒于鸡汤。
不去做,然并卵。道理不会自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揭开道理背后真义的钥匙总是在我们自身,而不在道理本身。很有意思的是,有一句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际要落到实处,却没有多少人会这么坚定地执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切道理的价值,都需要依靠相应的行动去实现;不妨再换个角度,我们也许就会看到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对于缺乏践行能力的人来说,无论是什么正能量的道理最终都会被证明是无用的。
俗话说:剑走偏锋,反弹琵琶(即逆向思维)。我们不太推荐前者,但后者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心灵鸡汤的好与坏,不仅仅取决于说的人,更在于听者的解读能力,我们的大脑解析系统对信息的解析能力,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我们最终对信息所做出的行为上的反应。如果我们会进行反向思考,那我们就可以做一个设问:如果一个道理,一个方法,最终在一个人身上没用,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践行造成的?如果是,那是不是应该怪自己,而不是迁怒于 “鸡汤” 呢?
好的鸡汤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前提是你在动在思考。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方能知其真意,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