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李老师布置作业,可以理性思考很多东西,然而结合起来今天《活着只是被记忆》这篇文章,无法不由感慨万分:活着不是仅仅活着,有人记着才是真活着。
这个活着的观点已经被美国人用一部注定经典的电影完美诠释过,那就是《寻梦环游记》“可可”这部电影,以前也曾写过影评,可以参见生活随笔|《寻梦环游记》之爱要怎么说出口。这部电影核心观点就是只要被人记住就能永久活着,哪怕身体上早已经死去。
这才真是生而为人的意义啊,“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从心理学角度看,“死”的心理状态只是象征说法,一般可以分作两种情况,一种是抑郁状态,这种人生活在后悔的过去走出不来;还有就是生活常见的“心不在焉”状态,身在曹营心在汉,不能聚精会神交流,这时候类似死亡心理,如果彼此分辨不开,依然侃侃而谈,那么就不是对牛弹琴,而是“牛弹琴”。
从另一个人生意义角度说,死意味着被人忘记,不再被想起,就如同电影中可可老奶奶的爸爸,因为被人忘记而会永远消失在另一个世界。这个角度的“死”,无论身体活着还是死去,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被人敬佩、珍视和记住。
那么活着呢,心理状态的活着好理解,就是活在当下,不是抑郁的过去,也不是焦虑的未来,是不论卑微还是高贵的现在。而且,活着还有不同状态,包括不正常、不健康和健康状态,相应指标就是异常三指标、不健康三条件以及完全通透的当下,具体应对方式就是李老师一再谆谆教导的顺着说、反着说、讲道理方式说。
从人生意义角度说活着,需要被人记住,有人珍爱,受人关心。活着不再是生理现象,不仅仅安全保障,更是寻求“爱和归属感”。把根留住,这个根就是“爱”,热爱和爱人,爱生活爱世界。
理解并认识心理状态的“死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应对现实生活,有效与人沟通,目的恰恰是为了实现生活意义上的“去死求活”。
而先要被人记住的“活着”,就离不开行动和记忆。因为我们首先要有爱别人的行动,“我们想让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就先要怎样对待别人”,这就黄金法则。而后再有努力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好,那些别人对我们的付出,哪怕微不足道,也要弥足珍贵,因为人家本来没有义务这样做。
刚好在做“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的复习笔记,只是进展太慢了,好在如蚂蚁啃大象一般点点行动中。刚好到了“记忆”这一章开头,那就简单再忆一点。
心理学上的“记忆”属于科学实证研究的结论,可不是想当然的常识,只有经过科学验证的常识才可以上升为“心理学理论”。记忆包括三部分,类似微机的输入储存和输出,每一部分作用不同,简单说输入就是进入大脑进行编码的过程。储存则是按照不同格式被保存,大脑神经网络四通八达,如何储存关乎记忆的久远与否,一般来说可以有效链接起来原有知识、图式的新信息,容易被记住更久。输出则是使用时候被激活的过程,这也与合适的输入与储存有关。
记忆是对过去事物的留存,自然属于再加工的工程,因此记忆可不是摄影忠实记录,而是在输入保存时候已经被加工,因此牢记“记忆是不准确的”,不要被别人诉说的“故事”所催眠。我们心理活动都是主观构建的结果,何况作为加工后的记忆故事呢。
有记忆就有遗忘,恰如上下前后来去,对立统一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的符合常识,但是揭示出来的意义更多,那就是承认遗忘是正常的,从而不着急不焦虑,同时经常回忆复习,最好采用象征意象问题之类加强与已有知识链接。其实接触过的“快乐学习流程”法就来自这里,具体四部曲“寻疑、暂存、解疑、巩固”,我曾经比喻为“淘宝、存款、解牛、煲汤”。
记忆自身无所谓好坏,本来就是“适用性”的,为此就要努力记住积极阳光幸福的东西,相由心生,才有幸福感。同时记忆带来的副产品有“七宗罪”,如同任何有效药一般,是药三分毒,所谓“毒”不过是指副作用罢了。
记忆,不仅仅是记住过去,还要选择性记住,尤其记住那些感恩怀旧幸福时光,才会彼此互相记住。
作业(1)对“记忆”一章最全面复习;(2)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从体验层面给心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