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岁男孩跳桥身亡,这个令人悲痛到极点的新闻刺激了大众的神经,一夜间刷爆了社交网络,也引起了又一波关于教育的热议。
学校老师希望学生和家长关注此事并鼓励家长在教育方面多做反思,说明学校老师对学生心理建设的重视,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们来说,确实很有意义。
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我也借此机会思考一下,我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几点想法,请各位良师益友指教。
一 学习
我在网路上找到了一些类似文章开头中提到的案例。
这些一次次扎心的真实案例中,这些将背负一生重压的孩子,还有那些亡故的灵魂,在我心中就像警钟一样在敲响。
我发现,这些案例中有不善学习的孩子,但也不乏学习成绩佼佼者,看来如果以成绩来归类,并不合适。
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都能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呢?我想会不会是精神层面指导思想的问题呢?
同样都是学习,有些人是为了换取家长的关注和有条件的爱,有些人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有些人就是为了跟别人攀比、较量……抱着这些目的学习,即便是掌握了方法,取得了分数,并不能直接避免或纠正精神层面上学习目的的偏差导致的一些问题。
学习是人和动物的本能,人类能从众多地球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霸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学习能力强于其他动物。人除了能够学习复制经验,还能总结记录经历想法使其成为历史,并提出新的问题思考未来。
既然学习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么来学习?
“Do The Right Thing and Do The Thing Right。”
学习的方法很重要,但学习的目的如果搞不清楚,无异于南辕北辙。
所有的方法都是为目的服务的,我觉得花一些时间、精力把学习的目的搞清,这样为我们研究各种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战略方向,磨刀不误砍柴工。
学习目的不可能人人统一,但也许我们可以试着从最基本的思想根源上找到一些灵感呢?
philosophy在古希腊语是爱(philo)思考(sophy)的意思。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等虽然各有擅长,这师徒几人一脉相承,奠定了逻辑、数学、物理的基本理论,他们的思想是当今世界主流科学的摇篮。
既然他们是人类最先研究系统学习的人,是当代科学的鼻祖,那么我们是否借鉴学习一下,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学习的终极目标,看似并不复杂,就是这两个层面上的三个问题,他们之间既独立存在,又互相联系,而且韦恩图交汇处,更是用学习的方式,来实现美好的理想。
试试抱着这样的目标去学习?
随着知识量的增加,知识面的宽广,我们更了解自己了,也更了解外界了,再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磨砺,我们还能知道,我能为我自己、能为家人朋友、能为这个社会做什么。
我们一次次的勤奋思考;一道道的解题过程;一遍遍地投入演奏,不是为了虚荣;不是为了输赢;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可以看到自己到底被什么所感动,喜爱什么,能达到什么程度,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同的特质,并善加利用,成为最好的自己和互补包容尊重强大的集体。
二 情感
情感需求是人类的本性,根据马洛斯的五层需求理论,需求是层层递进并逐渐加强的。
不会说话的小婴儿,也懂得用哭声来表达生理需求。
再长大一点,儿童期需要大量父母的陪伴来增强安全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玩游戏,聊微信了,他们有了比婴儿期和儿童期更强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
如果家长还想,像孩子小时候那样,指挥孩子,说一不二,恐怕难度大点了。
也许有的家长用“强权”把这种需求“一棒子打死”,从表面上“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另外还要有承担违背自然规律风险的心理准备。孩子如果把这些心理需求“积压在心中”或者变为“地下工作”,是不是更加危险了呢?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巨变期,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尊重和正向引导,比如体育活动,各种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都是积极健康的社交。男女同学之间健康的交往,也不应被强加阻拦。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非常敏感,是最容易被伤害,但又是三观形成的最佳时期。无疑,这个阶段孩子是最需要教育的,但孩子需要的是科学的和被尊重的教育。
我想,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妈妈不爱孩子的,即便是打是骂,但初心也是“为你好”。
但是,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一次剥离和体面的退出,最终我们和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我想,开头提到的案例中,那位妈妈一定是爱儿子的,但是,当她随心所欲地“为你好”时,对方感受到的却是“很不好”,以至于孩子连最基本的生理舒适感和安全感都没有了,更别提尊重需求了。
这种情形下,人失去情感、失去平衡、失去理智,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我想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方法
都说婚姻和家庭是需要经营的,我觉得亲子教育恐怕也是这样的,需要经营,掌握方法。
从我们为人父母的那一刻起,谁又不是“在职培训”摸着石头过河呢。
即便没有做过父母,但都看过自己的父母怎么做的。原生家庭为我们提供了垂手可得的“学习资料”,从父母的优点中汲取营养,传承发扬。当然也一样可以从不愉快的原生家庭教养经历中,得到经验,加以改进。让优势代代相传,让颓势到此为止。
除了原生家庭,社会也是学习方法的源泉。
心理学、沟通能力、医学常识等等课程,线上线下都可以获得。
我们天天都要用语言与孩子沟通交流,同样的一句话,用愤怒的情绪说,或用温暖的情绪说,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些沟通常识,也许有些家长朋友天生就有悟性,不学便知。但我确实是在学习沟通技巧的课程上,才体会到的。
《论语·第七章·述而篇》有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我认为,孔子的这种教育的方法,放置今日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对孩子,多用启发的方式,做终生学习者,从长期看,比填鸭式、洗脑式要更有效果吧。
其实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如果家长能从孩子身上看到闪光点,那么这些优势也与家长不无关系。如果孩子身上有不足之处,很有可能,家长在这方面也无从了解或者包办代替。
文章开头的案例中,从孩子的极端行为是可以推理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央视拍过的纪录片镜子,曾经给了很多观众很好的启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 生活
孩子经过家庭、学校的培养教育,最终要进入社会,独立生活。
人们掌握了科学最终服务于生活,艺术更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学习,枯燥乏味、没有灵感。“死读书、读死书”自古至今都是读书人的大忌。
我个人不太主张,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家长完全没有自我,这样很容易把所有精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形成无形的压力。
我自己的家庭生活,读书、旅行、公益,是重中之重。多年下来,回头再品味我们读过的书,我们走过的路,我们写过的游记,还有帮助过的那些残疾孤儿的笑脸,感觉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无形的精神财富并没有给我们的家庭,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上明显的升级换代,也没有在考试成绩上有短平快的增长。但是,这些精神财富滋养了我们的内心,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进步中,犹如吃了“定心丸”,对治疗“中国式焦虑”还是比较有效。
这些精神财富,也教会我和孩子们用坦然、淡然、和自然的方式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孩子未来是否懂生活、会生活,可以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甚至有所作为,是对教育的最终检验。
我以为,教育孩子,还是要全面考量。就像这个桌子一样,如果只把一条桌腿增高,那增高的过程也是摇摇欲坠的状态。只有每条桌腿都齐头并进地增高,才能有一个整体水平的增长。教育孩子也要有这样的全人理念吧。
文章最后,再发一篇类似事件的报道。
我爱人,看到报道后,无奈地说,“这孩子能考上北大,是曾经的高考状元啊!唉~~~~心理和精神财富的欠缺,知识也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