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月光皎皎,忙碌了一天的苏轼正解开衣襟准备休息,抬眼见如水的月光洒满窗棂,清凉可喜。
此时的苏轼困意全消,满心欢愉,他不想辜负这美好的月色,遂起身,重新穿好衣服,兴致勃勃地走出门外。
但如此美景无人共享,岂不可惜!
此刻,苏轼想起了与他心意相通的知己张怀民。
于是直奔城南的承天寺,承天寺是同样被贬黄州的张怀民的暂时居所。
此时的张怀民还没有入睡,于是二人便一同漫步在庭院中,并深深陶醉于这月下的美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
这样宁静的月夜,给人有一种舒心而清净的感觉,在月光的倾泻下,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似近而远,似假而真,似清晰而飘渺。
其实,这样的月夜固然美好,但不过是寻常景物,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心境不同,眼前的景物所呈现出来的景致自然就不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最喜欢文章的最后一段,一个“闲”字也曾让东坡先生无限向往之。
闲,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苏轼一生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然仕途屡屡受挫,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却“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初到黄州的苏轼,暂住在定慧院,“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这首词中,他把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把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后来在朋友的斡旋下,苏轼一家搬至临皋亭。临皋亭是江边的一个驿亭,在黄州朝宗门外,在这里可以俯视长江。
元丰五年的春天,苏轼在临皋亭的东坡上建了“雪堂”,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即是他在东坡雪堂夜饮,醉归临皋亭之事。
从寺庙独居时的“焚香默坐、深自省察,物我相忘,身心皆空”,到江风夕月“以慰孤寂”,那风尘月夕、潮汐往来,一日日洗清了先生的不平与郁愤,自认为“闲人”,并发出了“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的慨叹。
于东坡而言,闲,不是荒废时间,而是找到乐趣。“闲”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心境上的选择。
他的“闲”,从不是漫无目的的浪费时日,而是于感知细微美好中,寻找乐趣,收获平静。
即使是在最恶劣的处境,只要有一颗闲心,依然能活出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苏轼。
苏轼写这篇文章时在黄州已经快满四年。
他气味相投的友人张怀民此时也谪居黄州,暂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
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赏析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时的一个生活片段,文中对月夜景色的描绘十分美妙。
本文不仅展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传达出其壮志难酬的苦闷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第一层叙事: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
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使已经四年了。
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
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
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又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描绘庭中夜色
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
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第三层:惋惜无人赏月
后三句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
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
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总之,游记以真情实感为依托,信笔写来,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