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我算不得交际广泛,但在网络里,我却有着庞大的朋友圈。在这个圈里,没有达官贵人,有的却是一个个高人。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我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朋友圈的更新,感受他们的生命轨迹,自己默默前行。
我的朋友圈里,有诗人,有作家,其中大多数已经出版了不少作品,按照写作水平来看,我写的那点儿东西顶多算是小儿科。看着人家一篇篇发表的喜悦,我只有羡慕的份儿,不过那也急不得,只能每天坚持读书,坚持写文。有人说,要想输出1000字,就得阅读10000字的东西。的确是这样,有时阅读上万字的东西,也不见得能输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写文章这事急不来,得有了思绪,打了腹稿才能写得顺畅,其次还得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我的大多数写作在下班回家后,在早晨的公交上,在中午缩减的午休时间里。因为写得仓促,能成为精品的自然少数,但我仍然乐此不疲地写,是因为朋友圈里那些朋友还在不断发表自己的大作。我能做的只有每天坚持练笔,写下触动自己的点点滴滴,不能动人,那就先取悦自己吧!
我的朋友圈里有名师——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既擅长教学,又专长于写作,更会享受生活。她们大多从一线普通教师做起,一点点积累自己的研究经验,一点点拉长自己的阅读史,他们都是当地的佼佼者,然而依然笔根不辍,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走在教科研的前端。他们不断研究教学,不断研究学生,在教学上,已经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他们敢于从公开课中走出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不擅长教书的。但我知道自己如何去学习,也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更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不过我始终坚信:一个爱读书的老师,她的课也不会差到哪里。在朋友圈里名师朋友的的鼓励下,我愿意学习,愿意在课堂上尝试自己,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让学生也如我一样爱上学习,愿意在课堂上绽放出生命的色彩,我愿意以他们为榜样,一直努力坚持!
我的朋友圈里也有许多传统文化的大师。她们有的是集音乐、元典、医道、修身为一体的国学大师,有的是吟诵名家,最不济学习国学也有些时日了,而我似乎兜兜转转才绕到传统文化的大门口。越读书,才越发现自己的浅薄,心里也越没有底气,这本也没读过,那本也没读过,非常尴尬。尽管懂得一点点国学知识,平时也在教学中也展开,可始终觉得自己的内功有限。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我每天坚持读一段经典,听一段雅乐,每天反思自己,只是工作繁多,多数时候,已经把修身操抛在脑后。在我的朋友圈里,我往往不敢轻易对一件事妄下结论,要知道,越是发表意见,就越能暴露自己的浅薄,还不如抱着书使劲“啃几天”。
我的朋友圈里除了家人外,还有形形色色的人,多半人没有深交,其他人也了解甚少,在我的朋友圈里,我从不被要求点赞,当然也不要求别人刻意为我点赞。我的朋友圈,像一位长者,默默地为我做出各种典范,不去惊扰,默默前行。
我常常把我朋友圈里的朋友视为贵人,因为在朋友圈总能受到莫大的鼓舞。我相信:朋友圈也有缘分,否则三观不合的人,定然也到不了同一个朋友圈内。
我常常庆幸:自己拥有这样的朋友圈,正是有了这些朋友作为榜样,才让自己更加努力,向他们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