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网上流传着一句话:“炒房不如炒股,炒股不如炒鞋”。
近日,某国际运动品牌发行了一款“闪电倒钩”球鞋,从发布开始就一直热度不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这款鞋从售价1599元被市场炒到了2万元左右,最高甚至达到69999元,溢价超过40倍。
这种令人上头的操作似乎是一股新的投资热潮。但是一双球鞋到底有什么价值,值得拥有如此天价的市场。
不难发现,目前一些运动品牌通常会以线上抽签、摇号排队、限量联名出售等营销方式吸引眼球,这种供不应求的现象,受到了球鞋收藏爱好者的追捧,使得一些投资者看到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从而催生了“炒鞋”文化。
“炒鞋”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买鞋囤货,待价而沽;二是炒期鞋,赚取付款到交货间的上浮差价,如今炒期鞋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主流。具体操作是通过购买者提前支付全款,买到鞋后选择不发货、收货,直接挂到平台进行二次售卖。
当鞋子是限量款、联名款、明星同款时,鞋子就被赋予了稀缺性,此时的鞋子就成了市场抢手货,于是价格便也跟着水涨船高。
短短几年时间,炒鞋文化也催生出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
一是品牌方利用饥饿营销,吸引市场关注,提升品牌价值。二是在利益的驱动下,“炒鞋黄牛”会在合适的时机以低价抢占一级市场,从炒鞋平台集中入手大量同款鞋,一旦达到某种数量,便可以左右这款鞋在二级市场的定价。三是某些购物平台利用炒鞋风崛起壮大。国内炒鞋之风兴起于2017年,当炒鞋有了市场和利润空间后就“上网”,很快市场出现了毒APP、Nice、斗牛等球鞋交易平台。
对受消费主义和潮流文化影响的一部分炒鞋者而言,他们愿意支付高昂的价格来买一双看似寻常的生活品,背后看中的其实是“球鞋文化”本身。但也有另一部分炒鞋者,抱着投机取巧的态度,希望能在炒鞋市场薅到羊毛,这种行为也间接助长了炒鞋风气的形成。
目前的“炒鞋”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购物平台,炒鞋圈在2019年就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期货市场,甚至还衍生出了“鞋交所”,某些平台软件还推出了类似金融股市类的指数曲线图。
至此,炒鞋已经慢慢演变成一种金融化的投资行为。但这个投资市场曾被银行指出是一种花式的资本游戏。央行也曾提示“炒鞋”交易呈现证券化趋势,警示了其中风险。
作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我们也应该站在理性的角度去分析。“炒鞋文化”的盛行,究竟是厂家用限量限价的方式制造出的一种鞋市繁荣景象,还是过度营销导演的一场午夜前的盛会?
无论结果如何,鞋子始终是拿来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