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此时各地天寒地冻,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身边的年味也越来越浓。
如果说大寒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那么小年便是串联冷暖节气与年的开端。
几天前和老妈聊回家过年的事,无意间提到了小时候吃过的一种糖,有长条状的,有圆的,我十分怀念那滋味。
“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我们中国人意中的神鬼,似乎比活人要老实些,所以对鬼神要用这样的强硬手段,而于活人却只好请吃饭。”
鲁迅先生在《送灶日漫笔》中记录的正是“小年”当日的情景,而“胶牙饧”也就是我们说起的那种糖。
这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长条形的棍被叫做关东糖,扁圆形的就叫做糖瓜,这种糖算作是汉族传统年节食品和祭祀用品。
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温度低,糖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十分可口。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在北方来说这一天是小年。
中国幅员宽广地域辽阔,关于小年的日期不似除夕之日的“大年”那么统一,各地的风俗传统也不尽相同。
有的地方将除夕前一夜称为小年,按照南北的差异,又有“北方小年腊月廿三,南方小年在腊月廿四”的说法。
所谓“小年北小年南”是指南方有一个小年,北方也有一个小年,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夜不在同一天,北方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则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才是小年。
当然最大的相同在于,无论南北,人们普遍将小年视为过年的开始。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盛大春节的序幕开端。
那么为什么小年分南北呢?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而历史上关于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习俗也由来已久。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
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
于是百姓便推后一天祭拜,民国就形成了“官三、民四”的说法。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百姓也就随了旧时贵族的传统,改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祭灶。由于过去的皇城是北京,所以北方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而南方依然保持以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习俗。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关于祭灶,还有一个传说。
由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炉灶,玉皇大帝在每家都派驻一位灶神来监督考察这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小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年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所以每家每户祭灶时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
一首歌谣这样唱:“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说的正是祭灶神。
在我的记忆中,在家乡,东北家家户户总要放鞭炮。
小年这天的主要任务是送灶王爷升天,到了夜晚,华灯初放,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正在为灶王送行。吃“大块糖”和饺子同样也是一种习俗。
听苏北朋友说,在那里小年会在灶神画像的两旁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还要用纸剪出灶神的画像“灶马子”,贴在火灶口。
除了给灶神准备的简单祭奠,人们也要吃红豆糖馅的“祭灶饼”。
而在正月初一大早灶上开火时,要将“灶马子”烧掉表示接回“灶神”。
小年一到,新年也就不远了。对很多地方来说,“扫尘”,也就是打扫房屋,也是小年那天的重要工作。
家家户户为了除旧迎新,都会认真彻底地来一次大清扫。
因 “尘”与“陈”谐音,故掸尘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人们在将房屋收拾干净的同时,连同旧岁中所遇到的不快统统一扫而光。
这些古老的传统流变至今,其实表现的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时至今日,很多传统习俗已然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一些活动往往只能在部分地区才能看得到影子。
在面对现在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不仅是小年,即使是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春节,在人们眼中年味也越来越淡。
然而,节日恰恰是平淡生活中阶段性出现的一抹亮色,给人们一个可以呼吸的机会。
倏忽间一年过去,我们收获了简单的幸福,在忙碌中迎来了小年。
这幸福来自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更来自亲人团聚的喜悦。
文lime
部分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