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书本上成功的故事太多了,从一无所有到如何如何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我们反过来思维一下,多看看失败的教训,我们就可以少踩一些不该踩的坑。既要抬头看天也要低头看路,以下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先谈谈网上流传的故事吧。
1,纸媒江河日下后,小A在单位经历了几次“宫斗”,职位变来变去,不变的是薪水越来越少。别人是从月薪5000到3万,他是从3万变成了5000。人穷气大,虽然我们都理解他现在的处境,但谁都不愿意吃顿饭,还要听他讲两个小时的牢骚话。他最近在闹离婚,他太太在银行工作。银行最风光的时候,普通柜员福利也好得让人羡慕。然而经过几次改革,银行人工网点越来越少,柜员机逐渐代替柜员,他太太几次转岗都不成功,如今收入锐减,几乎处于半内退状态。
当初强强联手的婚姻,短短十几年,就变成了两个困兽般的中年人的生存挣扎。,
2,小B则是相反的案例。
她7年前就做了银行支行行长,却忽然跳槽去证券公司;3年前又去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她去证券公司的时候,我特别不理解,因为在我眼里,她的工作简直是金饭碗。
“一个行业衰退,最大的特征是人才开始流失。以前我们招到的都是名校顶级人才,现在只能招到二流院校的人才。年轻人的眼光最狠,跟他们走准没错。”
当时觉得我小B有点夸大其辞,现在回头看,她简直太牛了。
15年前,普通杂志、报纸的人才,开始向时尚杂志流动。
10年前,传媒人才普遍流向网站、影视公司。
5年前,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始做自媒体,或者去自媒体企业工作。
如今,人才流向创业、创意、创投公司,谁会玩,跟谁玩,未来商业,拼的全是想象力。
一个行业的衰退,不会因为个人的忠诚而改变。
当你发现自己的薪水开始减少的时候,行业衰退已经抵达深层,距离人才流失的预警,可能5年过去了。
3.一个修钢笔的老艺人。我们称老C 吧
我采访过一个修钢笔的老艺人。他有灵巧的手和聪明的脑,修笔行业兴盛的时候。他是远近闻名的NO.1,甚至有人从海外回来,特意跑到他这里修金笔。
慢慢的,他每天只剩一单生意,然后变成了每周一单,最后成了每月一单。
“对门以前也是修笔的,早都转行修电器了,赚了好多钱,就我爸死脑筋。”
他女儿悄悄对我说。
谁不想一辈子爱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
然而当我回到故乡,看到童年的老屋已经成了一条宽阔的马路,我知道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不变是一件过分奢侈的事
4,还有一个流传最火的故事,高速收费站的小D.
这个我就不介绍了,以后改为电子自动收费了,一个36岁的女职员,被裁员,她说了一句很经典的一句话,“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做啊,找工作谁要啊。”
5, 还有我一个朋友他老爸十年前在村子了数一数二的富裕,开了几十个人的小加工厂,为人刚愎自用,谁的意见都听不进去,逢人就说我最多只奋斗十年,可是十年多过去了,50岁不到,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小工厂早就破产了,只能给别人打点小工赚点零用钱.
6.我认识的两夫妻都是老师,工资每个月3000多,然后补课费每个月也是3000多,每人每个月的收入差不多7000左右,现在国家禁止补课收费了,两夫妻的收入加在一起只剩下了7000多元了,还要每个月还3000元的房贷,上有70多岁的父母,下有孩子要读书,日子真的不知道怎么过好了。
7,《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从29岁开始写小说,从不追逐潮流,以自己的喜好和节奏,创造了每一本小说都畅销的奇迹。,不得不说,村上春树过上了绝大多数人理想的生活。
艺术家可能是最不容易过时的行业,但前提是你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仅仅是艺术工作者,时代抛弃你的时候,照样不会说再见。
10年前,罗振宇离开央视,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借助自媒体和知识付费的风口,把自己经营成了一个巨大的IP。
6年前,马东离开央视,去了爱奇艺,又从爱奇艺离职创业,带走了一手创办的王牌节目《奇葩说》。
5年前,王凯离开央视,创立了自媒体母婴第一大IP“凯叔讲故事”。
3年前,张泉灵离开央视,从主持人变成了投资人。
杨澜则走在了所有人前面。
有一年春晚,一个中年主持人被换下,来化妆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出局了。
这件事让杨澜意识到,主持人的命运在岁月手里,在别人手里。她不想做最后被换下,却连通知都接不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