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问几个问题:
1,今天的文章对比上周五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
2,你的用户人群究竟是哪一类,清晰的用户画像有没有?
3,你所有的文章流量是因为你的文风,还是因为你写的热点?
4,假如你换了一个平台,会不会有读者跟随你?
很多人写东西就是蹭热点,随大流。看到别人写什么,自己也就写什么;看到平台有红利,自己也想沾一点。
甚至有一些人开个培训班,开个专栏,告诉你“我是如何从月入3000到月入10000”的。
于是你就满心欢喜报培训班,教学费,一两个月下来,发现好像是懂的更多了,但仍然没什么起色。
好比前几年大家都在炒股,连广场舞大妈都在说炒股赚钱,但是赚的有多少呢,一片哀鸿遍野。但是股市就不赚钱吗,它仍然是赚钱的。
你的误区之一就是:着急入场,不想优势
再讲一个故事,巴菲特认识比尔盖茨很久了,但是都没有投资微软的想法。
为什么,因为当时于他而言,实在是看不懂科技公司的趋势,于是就先观察,再学习。
匆匆忙忙开通了各个平台的账号,又慌慌张张在某一领域奋笔疾书,然后心怀忐忑的等着10万+,然而这样的机会总是少得可怜。
一连更了好多天,不见文章阅读量蹭蹭蹭的上涨。
于是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写出爆文,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蹭热点,于是明星的cp,或者娱乐八卦,这类文章总是博人眼球。
当你看着读者评论,总算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可是前两天还有叔叔在问你孩子的问题,今天就是18岁的姑娘问你怎么谈恋爱。
可能更着更着,你自己也说不清楚你到底是写什么的,明明写着情感,怎么又写成了婆媳小三,明天可能又写了一场恋爱。
可是同样是固定的领域,为什么别人就能月入上万,而你的数据却令人寒心。但是这个领域就是流量不好吗,它仍然有数百万的用户。
你的误区之二就是:只想着优势,不思考价值
娱乐类的文章好写,就去写娱乐;现代情感讨喜,就去写情感。短期来看,是有热门领域,也有热门话题,优势肯定是有的。
但是你的文章于用户而言,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今天你还在斗小三,明天就开始写“油腻的中年人”。仿佛总是没有一个定位,也仿佛是老少通吃,大叔大婶,弟弟妹妹,什么样的人群都有。
别人想起来,总是没办法给你分一个标签。你也好像什么类型的文风都能写,可是好像哪都写不好。
当你阅读量趋于稳定,你文章的受众也是也相对固定。
可是你就在疑惑,为什么那些看起来不怎么样的文章,反而被平台收录首页;为什么别人的文章写的不如你,反而有更多的推荐。
看着东边日出西边雨,好不容易这个平台数据好了,那个平台又下去,喜忧参半,焦虑丛生。
你的误区之三就是:思考价值,却忘了方法
百家给你丢过来一句话,不好意思,我们不能接受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文章。
腾讯文学大声告诉你,不好意思,我们拒收小黄文。
文章写的针砭时弊,字字珠玑,不好意思,我们不收录。
长江商学院的校训就是:取势,明道,优术。
每个平台都有每个平台的规则,好比火爆朋友圈的性格测试,做的相当棒。然而过几天就被封号了,给出的原因是涉嫌诱导分享。
阿里巴巴,推出了来往的社交软件,好像和微信功能差别不大啊。
但是用户领完了奖励就走了,难道说阿里的技术比不上腾讯吗,那么庞大的支付宝用户基础都去了哪里。
然后呢?
阿里转型做了一个职场社交,钉钉,无疑就成为了这个里面佼佼者。
文章价值观传递了,同样都是写娱乐,同样都是写职场,你道理写的再明白,都比不过术业有专攻。
同样,朋友圈喜好的文章,可能别的平台就是要博眼球。
曾经有一片千万级的文章火爆朋友圈,但是头条才10万阅读,为什么,朋友圈是人在传递,靠得是情感;头条却是机器分发。方式不一样,属性不一样,注定结果也不同。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不知道被谁单独摘出来,大家就疯狂模仿。作者知道传播有误之后,还专门出了一本书,叫做《刻意练习》。
每天更文,笔耕不辍并不是能够让你成为天才的方法;你今天和昨天的文仿佛都千篇一律,产出的内容可能也都大同小异。
不经过思考的日更,只不过是在批量生产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