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读梅洪建老师的《特立独行做教师》一书,书读一半,停读数次,一方面原因是个人读书特点使然——蜗牛速度,另一方面,读完后反复琢磨思考,怎样做一名“特立独行的教师”?
《特立独行做教师》共三辑:第一辑:教育0之殇,第二辑:从0到1的辨证,第三辑:带上自己做教师,三辑只读了三分之一。在自序里梅老师谈到写这本书的初衷,谈到他对当前教育的思考,梅老师说,当前教育面临着无数思维困境,最大的障碍在于少有人具有独立之精神,虽然独立之精神整天被我们挂在嘴边,但还是有意无意地被“权威”“前辈”“习惯”等笼罩着,我们往往走在意识中正确却在实践上鲜有建树的路上,这种意识左右了教师的思维,做什么事瞻前顾后,畏畏缩缩,当然也就不会有新的发现和发展。梅老师在第一辑里试图剖析教育病相的过程中,在每个读者朋友心灵上根植“做自己”的思想,在这一辑里梅老师谈到了班本课程“闲谈班本课程”使我印象深刻。
自参加新教育活动以来,晨诵、午读、生日送诗、情景送诗、节日送诗等等,我都以为是在进行班本课程的研发,这样的课程花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也挤压了学生们本来不多的自由空间,曾多少次制作课件到深夜,多少次搜集资料到天明,多少次准备一个活动反复推敲……这样的付出,累着快乐着,因为我自认为这些班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可是,梅老师却说,这样的班本课程只是把活动当作了课程,是没有系统的碎玉乱珠。那么什么是课程?课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比教学更大的空间。它是教学的客观存在依据,教学是课程的实施过程。如果说教学是前台,那么课程就是后台。它并不包括教学所有的客观制约因素,也就是课程不是简单的师生参与的活动。梅老师举了一个所谓的节日课程例子来说明什么是班本课程:以清明节为例,老师首先结合介子推或者其他典故说说清明的来源与文化价值;然后给学生介绍寒食和清明的区别时,顺带介绍寒食的风俗和清明的活动,接着会找来有关清明的诗歌让孩子们背诵或者来一场朗诵比赛……
这样的课程只是对人的心理表层做的单一次的调节而已,无法影响到人内在心理的稳定结构。梅洪建老师如是说,因为这样的课程只是“这一次”的活动,没有将清明的文化活动延续下去,至少延续到可以让孩子形成习惯的第21天,它连课程的最基本的特征——系统性就不具备,诸如此类的所谓“班本课程”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没有促进作用的课程自然是没有价值的课程,那么真正的“班本课程”是什么样子的?梅老师举了一个例子:课程主题:我的节日,具体而言就是让班里的每个孩子自己设定一个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节日,设立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都有那么一个日子是自己的舞台。设立过程:让每个孩子说说所设立节日的名称和目的;每个孩子设计详细的实施方案;主题整合后,孩子们根据自己所处月份,选取具体的日子;开展节日时方案由节日发起人制定,但具体活动由全体同学和老师配合完成,梅老师这样的设计有两点原则:节日整合是对孩子成长进行系统化的培育,活动的开展是让每个人都得到尊重,是以孩子的发展为核心。
总之,所谓班本课程,即由孩子发起的,教师参与组织的,为孩子成长服务的,具备了这四个要素就是真真正正的班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