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佐辅初识,是在他刚刚到贵阳市白云区职业技术学校任职后不久,由张金坤兄引入参加“白云砚缘”书艺沙龙活动中。
其貌不扬的佐辅言语不多,但与樊武、杨森武、周永宏等十余位沙龙书友一谈及书法,便如换了个人似的,睛光四射,妙语连珠,兴起时往往握笔便上,一挥数纸,兴尽而止。
王佐辅,1989年生于“书法之乡”——印江。六百年书香的浸染,人杰地灵,名家辈出,现在书法氛围依然浓郁,王佐辅自幼深受熏陶,很早就与书画篆刻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8年,佐辅考入贵州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除了正常的专业学习之外,开始把视野拓展到书法上。起初,并不得法,只是全凭兴趣爱好,古代的,当代的,都一股脑拿来临摹。时日既久,对《张迁碑》、《曹全碑》情有独钟,同时也对当代书家沃兴华、王墉的作品悉心揣摩。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日本书法家井上有一先生的的作品所震撼,从此开始思考书法的当代性,思考如何运用传统的笔墨媒介来表达内心世界,其中“油画”专业所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辅助作用。
2009年,佐辅牛刀小试,作品相继入展了贵州省第三届“茫父杯”书法双年展,“平复帖”杯国际书法展。
好学的佐辅并没有就此停步,受书法家徐华成先生影响,涉略篆刻。随后又在陈加林、杨昌刚、董绍伟、郭堂贵、安天富、尹宣胜等老师的帮助与指点,茅塞顿开。将取法对象逐步拓宽,上溯秦汉,下取明清。
也许是性格使然,佐辅兄特别热衷于粗犷雄强,纵逸豪放之气息。在创作中时常也是肆意狂放寻求一种山野之气。
佐辅作隶,起笔猛地一顿,
直挫笔根,旋即快速捻笔,一笔而下,中间反复搅、转、拖、拽,一画之内丝丝露白,搭接处风起云涌,空白处异峰交错,未及看清,却已戛然而止,稳稳地刹住。其结体巧妙,布白大胆,有《石门颂》的奇趣逸宕之风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细细品读,却又巧妙融入汉代其它碑帖之精神和简书之逸趣。
佐辅写草,或置纸于高墙,或铺纸于地面,先饱蘸浓墨,静观片刻,快速从砚台中提笔于纸,直撞纸面,时而大开大阖,左冲右突,如激风骤雨,电光石火,令观者惊心动魄,赞叹不已;时而小心运作,轻捻慢拢,如春风拂面,闲庭信步,只闻笔与纸相触之沙沙声,四野宁静。作品中既有章草之古朴老辣,也含二王之俊逸流美、韵致卓绝和明清书法的粗旷豪放,雄强质朴。大块面的空间切割酣畅淋漓,线条挥洒往复循环,柔韧有力。
佐辅治印,往往凝神静思,待腹稿初成,单刀直入,线质爽利,无论阴刻还是阳刻,均让人产生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章法上匠心独运,既能保持印面总体的平衡,又透露出一股勃勃生机,虽未臻完美,却平中见奇,动静相宜,朱白协合。至于边款,则抛开印床,使刀如笔,刀锋迅速起落,几乎是瞬间完成。有汉印的古朴稚拙和周秦古玺天真烂漫,当然也含有明清及时人的分朱布白之趣,巧妙地诠释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苦心不负有心人,佐辅的作品相继入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展,中国第三届西部书法展等全国及省、市的各类展览,并于201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虽然有了一定的成绩,佐辅依然倾力学习,孙过庭《书谱》、丹纳《艺术哲学》等理论书籍给了他前行的动力。细心的书友悄然发现,近几年来佐辅渐渐不太喜欢画面取巧,故做姿态的书法篆刻风格,而倾向于朴实平和的中庸之美,其作品也内敛含蓄了许多。正如《书谱》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传统不是一拳一脚,而应该是一条远行的路。我们期待佐辅更加努力,笔下时涌新作,向更深更广的艺术探索之路上,攀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