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门的假期,卧室、客厅、厨房,下楼扔个垃圾都觉得是件幸福的事。以前我的梦想就是Wi-Fi、床、外卖、快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这个目标提前实现了。可是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之后胸有点闷闷的,浑身无力,有点烦躁,这好像不是我想要的幸福生活。
干点什么能让自己打起精神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空虚无聊的时候,做点什么能提升幸福感。
首先,幸福是什么?幸福从何而来?
现在你来回答我几个问题,你认为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什么样的情景能让你感觉到幸福?从事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你觉得幸福?
大多数人会说,有基本的物质基础,有成就,家庭温馨,人际和谐,身体健康,自由……其实很多的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不径相同。
为什么最后都是这些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与理查德·瑞安提出一个理论——“自我决定论”,他们提出人们的行为大多是为了实现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幸福感也就与此需求密切相关。
三个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分别是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自主感就是我做的事情完全出自自己的选择;
胜任感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好这件事情;
归属感就是感觉到自己与别人有关联,是一种在意别人,也同时希望被别人在意的感觉。
支持这三个心理需求的不仅有心理学的研究证据,管理学研究也存在大量类似的说法。《哈佛商业评论》有一篇经典之作《成功万花筒》。文中提到,人生可以采取两种策略:单一策略与万花筒策略。传统观念追求单一目标,比如追求成就,挣很多的钱。与单一策略相对的是人生万花筒策略,即人生中的每一件大事,都尽量获得快乐、成就、意义、传承四个方面的乐趣。
快乐,对生活感到满足和愉快;
成就,你取得的成绩超过其他人;
意义,感觉自己对所关心的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传承,建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并帮助他人在未来也获得成功。
如此看来,无聊的时候做哪些事情才能幸福呢?
你可以自由选择一些想要做的事情,并且这些事情是你比较有把握能做好的,这些事情让你有成就感,能带给你快乐。同时,多和父母和朋友沟通交流,体会到他人的关心和在意,多记录生活中他人的善意和帮助,同时也多做一些能给他人带来帮助的事情。
且慢,又会有同学说了,老师,我现在躺在床上玩游戏就已经很幸福了,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树立这么麻烦的目标?我的目标就是做一条咸鱼,每天吃吃喝喝睡睡不行吗?
扶额思考中,我现在来讲讲什么样的目标是一个“好”的目标。
一个“好”的目标,是一个有张力的目标。什么叫“有张力”?
我用河流做一个比喻。一条河要流动起来,需要3个条件:1、河流落差产生的动力;2、控制河流走向的河道;3、不断补充的源头活水。没有落差,河水就会停止流动;没有河道,河水就会失去方向;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河水很快就会枯竭。
人的成长也是这个道理,落差产生的张力就是目标,河道就是行动的方法,源头活水就是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今天我们来讲目标,之后的文章会讲如何执行行动,和如何结合实际生活。
我们上心理课的时候也会让大家写目标,很多同学制定的目标都是很具体的,比如语文上80,数学上90,都在非常实际地在解决问题。但是,当你语文真的上了80,然后呢?上90。上90了呢?
这些目标都是在解决问题,但是如果问题解决了,目标的张力就没有了。这就是很多学霸一路埋头奋斗,高考成功升入理想大学后,突然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最后很多因为空虚、因为无意义感而抑郁。
一个有张力的目标,蕴含着热爱,我要创造一番事业。比如昨天我们文章中说到的使命感。相信疫情之后,很多同学会说我想成为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人,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能帮助他。这样,你现在的学习就是在积蓄能量,你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时候,想到的都是以后你身披白大褂治病救人的样子,想想都热血沸腾。
当然,想创造一番事业也要认清现实,而不是用现实做借口来逃避努力。
咨询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其实很想做一件事情,但是我现在条件不允许,只能放弃了。这背后的思考逻辑是什么?我想做这件事情,但是现实有太多限制,所以我只能回来做这个我不喜欢的。
换一个思路,我一直想做这件事情,这是我的梦想,但是我现在是个中学生,我得先储备能力,等我能力够了,我再去完成梦想。
看到其中思路的不同了没?一个是从现实来思考问题,环境能提供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不是能实现,再从能实现的目标里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而另一个是从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提供什么,再去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大部分人都是从现实出发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想要的东西来实现现实。当他们这么想的时候,自然无法突破现实的限制,也就没有持续的张力了。
好啦,今天我们说了在无聊中做哪些事情可以提升幸福感,如何树立一个有张力的目标。明天我们来讲讲怎么让自己行动起来。各位拖延症患者们,你们是不是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