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这样一件事儿:一家超市去农贸市场购了两大箱韭菜上架销售,被监管部门抽检出农药残留超标。按照法律规定,监管部门将对超市进行人民币5万元以上的罚款。
食品安全,是一个随时可以挑动我们敏感神经的词儿。对于吃下去的东西,我们当然希望零风险,对威胁到食品安全的人和事,我们希望零容忍。所以监管部门对那家超市的处理,我们第一反映,肯定会大声叫好。
且慢且慢,停下来捋捋。
第一个疑问,抽检?难道不是所有食品都要先检测再上市么?这样不是最能保证食品的安全吗?呃,还真不是!现在的检测机构有两类:官方的、民间营利的。官方的,依咱的想法是所有食品统统地送检,遗漏地不要,零容忍嘛。那,一看咱就是坐在椅子上拍脑袋想出来的。可能吗?别的暂且不论,光是蔬菜的生产者就是上亿的农户,尽管官方的检测要支付购买样品费,也无需农户承担检测费用,且不说官方的机构里就那么几十号人,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也检测不完。就算工作人员个个神勇,检测得完,费用呢?官方支付的样品费,加上检测费、人工费用等等,这是要加多少税才支付得起!那就去民间营利机构呗,还真去不了!还拿卖菜的说事儿,搁咱,种那点菜都不够检测费的,咱不跳起来怼几句难听的,默默选择不种了,就算得上修养极好的了。您又说了,官方机构不支付样品的费用和检测费呢?那这部分费用谁出?又怎么限制官方机构借检测名义多抽样品?还有,怎么解决由此带来的民间营利机构倒闭引起的一系列不稳定因素?
第二个疑问,处罚了超市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说实话,咱当超市老板咱也委屈。咱是在政府开设的菜市场里向农户买的,又不是故意买的来路不明的货物。尽管法律有规定,有进货凭证超市就可以免于被处罚而向前追溯。可在实际交易中,蔬菜生产者多是分散的农户,这些农户一是大多不会因为卖他那点菜给你开个票先,再者,就算农户写了个凭证,监管部门追查到了农户那儿,一瞅,说不定还是个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处罚他5万元以上?别逗了,顶多他以后不干了拉倒。这反映出一些很实际的问题,一是监管部门没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都追溯到最后生产者,二是这些分散的众多的生产者,大多并不知晓蔬菜生产的安全标准,农药残留超标很难避免。反倒是处罚超市很容易,处罚完了,事件好像是解决完了。没准,因为检测结果出来有个过程,那些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早已被顾客消费掉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了吗?很明显,并没有。
咱该咋办?
辟谷。这是一个朋友的做法,他说,这病那病,吃出来的多,别丫的听官宣啊专家啊说吃这个补这吃那个补那的,你自己去检测一下卖的水哪个好,备上几箱,用上一两个星期,用光喝水的方式辟谷,能治好些病。还别说,他用此法辟谷二十多天,什么脂肪肝、过敏等病真的好了,带动他周围的人用此法,也使这些人的血糖、血脂回归了正常。
对上述方法的评价:太绝,自忖实施不来。
特供。这要够级别。也有别的办法,用自家院落、地头或者阳台的地儿,选一些好土,用农家肥种菜,自个吃,也勉强算得上特供。
少吃。什么条件都没有,亲,那咱就尽量在家里吃,尽量少吃些,尽量吃简单些。比如周有光老爷子,喝红茶,吃简单的鸡蛋、牛奶、豆腐、青菜四样东西,活到112岁,还能写文章呢。咱就这一个皮囊,自个儿爱惜点,比啥都好。
啥?您说,反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活那么憋屈干么?那也随您,没准,就冲这份儿好心态,也能活一百岁。
我觉得吧,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的选择,选择过后,接受结果,如此,也就是了。在吃什么这个问题上,大抵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