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入手《稀缺》,又一本行为经济学的书,作者是两位印度裔的美国学者。
有推荐者说:(作者)把“稀缺”界定为一个心理问题而不是资源问题,这真是一个奇妙而深刻的视角。稀缺会俘获一个人的大脑,使他过于关注稀缺的对象从而失去正常的判断力,这恰恰会导致稀缺状态进一步恶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因此,真正可怕的不是资源的稀缺,而是俘获我们大脑的稀缺心态。
没有什么就嚷嚷什么,越是没有就越嚷嚷。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儿子惨死狼口后,祥林嫂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乡亲们起初特意过来听听祥林嫂的悲惨故事,后来却渐渐的被乡里人所厌恶。越是讲述就越是觉得自己悲惨,越是觉得自己悲惨就越是想对人讲述。
毫无疑问,祥林嫂是悲惨的,我也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放在当时的环境,即使让我穿越过去,恐怕也改变不了祥林嫂的结局。类似的还有鲁迅笔下的闰土,少年时的闰土“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但鲁迅再见中年时的闰土,却是“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祥林嫂和闰土,都是因为穷困,所以关注的只有养家糊口,反过来又因为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养家糊口方面,所以没有时间和金钱的成本来学习更好的谋生手段,只能陷入死循环,永远无法改变命运。鲁迅希望他们的下一代不要“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说“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但到底该怎么做了,鲁迅先生也只能笼统的讲“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农村人改变命运很难,也许真的和作者的结论一样,眼界是重要的原因。有的农民人家认为读书没有用,所以早早的让孩子辍学,成为家中的劳力,马上就能分担家庭的负担;有的人家认为打工是较好的出路,送孩子出去打工,争取将来在城里安家,跳出农门;也有的人家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大学,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论经济基础,这几类家庭差别并不大,可因为心里的想法不一样,他们的下一代的命运也将大不一样。
我并不贬低农村,但目前我们国家的状况,农村还是有点苦。少年时激励了无数我们的《平凡的世界》,少平那么优秀的青年,又那么的努力坚持理想,可是仅仅是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就让他如此欣喜,不知道他是否明白:他和田晓霞之间的距离,其实一点也没有缩短。
我的父亲也是这样,一直穷,年老了才出去打工,然后有了小小的收入,然后穷的稀缺心态让他越是不肯放弃打工,全然不听我们的劝解:他现在打工挣的钱,还比不上他健康受损将来要花的钱。父亲努力想要减轻我的负担,但却一直不明白:他保持一个健健康康的身体,才是减轻我的负担的最好方式。他越是努力,其实越是在加重我将来的负担。稀缺导致了管窥,而管窥让我们不能看到更重要的事。
说到这里,讲个题外话。有时候,我觉得只有用“敬畏”才能表达读书的感受:我们其实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理智,我们的行为其实并不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的,冥冥之中,也许我们其实是无法主宰自己的。
也有评论者给出了稀缺的应对方法:如果你想要什么,不要等急需的时候才去要,而要提前积累。
还是以这句老话结尾:人还是要多读些书,人生会多一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