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以来,如此沉溺于李笑来以至于警惕起来:一是感觉这么狂热有些过了,二是发现近期的做法和他前面的观点有些此一时彼一时。周五周六花了大量时间浏览了他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大体梳理了这位网红的心态历程和成长轨迹。
对徐小平的一句话有了直观的理解:在网络时代,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到金光闪闪,可以自我赋值!不需政府舆论、不用老传媒造势,甚至都不用去近水楼台的媒体,这就是技术的力量!从全民好榜样雷锋、人大代表申纪兰、共和国脊梁倪萍、到央视的时事评论员,是传统意义上借势的典范。但是,现在可以不用曲意配合上面了。真让人松口气!红不起来也要拥护,因为原来的路太拥挤,挤得人性有些扭曲。
整体上,笑来君的火爆主要源于两点:快速的进步和精明的销售策略。
公号上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15,8,14,排版的技术含量约等于0,文字也有些青涩。九月底获得了原创保护,有了评论功能,那时的起步状态:阅读数量五六百点赞数十几个,而且他一个人干所有的活,经常约稿、求转发、安利自己的项目,捎带招跑堂的。
这个时期的互动用户和他势均力敌,从留言上明显感觉得到。那种智力上的精彩角逐非常动人。才识不凡的这批人去得到上订阅的不多,沉淀下来的超乎比例的少。仅从写作一事上就可以看出,许多人的文笔兼具视野开阔和文字优美之长,更有的已经坚持了数年,和笑来君是一同成长的。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想去哪里,没必要付费,就流走了。
剩下的读者中印象比较深的有徐一1,评论一直如鹤立鸡群,让后来者惊艳。不少人发帖子求结识,其实他在简书上有文章。考虑到出色的人更在意自己的段位被拉低,我就没有勇气说这个事。阅读量和思考深度一看便知,这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至少和一个重量级的才好展开交流,以我之鄙陋,不好意思打扰。
这个时期的文章,因为中立、客观所以价值更大。他告诫大家要警惕光环效应,因为有榜样偏差。更要研究失败的经验。这和芒格提倡的“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同理。
他说的很实在:神不算命。我没办法教别人怎么赚钱,我教别人更值钱。别人端上鸡汤就完事了,我会再给把勺子。
关于理财,他的建议是和相亲一个流程,要等接触了差不多37个事或人再开始行动。
那时的笑来君更真实,也很可爱。用命工作的柳青因癌住院时,他的文章就冲动有余逻辑不足,物哀其类的感情跃然纸上。
到逻辑思维的平台后,开始起飞!订阅数3万时有过两次推广,很委婉地让大家把文章推荐给自己的人数众多的微信群,每次订阅人数都上一个台阶。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笑来的文笔大进,抽丝剥茧上逻辑更严密,讲道理是更从容,插图和排版专业许多,显出了让人钦佩的迭代能力。他在一篇早期的推文里也诚实地谈了赚钱之后,写的更有动力了,哈哈……
人数过十万后,变现非常明显了,本来也无可厚非,反正要有人去收割注意力,只是感觉没把握好这个度。
现在的笑来君万事皆备于我的气势、洞穿世事的平和、轻描淡写的看似无意,其实是盲众加持的光环下的无意识和销售策略造成的。“走上财富自由之路”的标题党变成“人人至少有一次机会”的励志写实,是一次成功的吸睛,此后的“一块听听”基本是标题党园地,前期每次必听,但物未有所值——这不是简单说不践行永远没用可以搪塞的,就是不践行,有没有价值、价值大不大还是能感受到的。
理财和学英语的硬广,是煽情:理论上说,能看懂中国字就能看懂企业年报,会查字典就能自学英语。作为专业人员,我觉得这是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无视。做不到怎么办?有名师啊,一个小时会用XXX,三天看懂企业年报,一个月会编程……煽起火是为了拉人,和李阳的疯狂学习法是异曲同工。真可以完全靠自学,也要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悟性(不少高中生真是可以参加国家级的编程比赛);如果有足够的资质,也要有他的完全可以自主支配时间的前提,用户中有多少人可以不上班?真有了强大的自学能力,还用去一块听听上学英语、听3天2万的密集培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只是赞美,小白靠几天甚至几小时,拜多少名师效果都是0。
“走上财富自由之路”的小范围的成功,一是因为它切中了中国人当前的痛点。个个想要财富自由想剥离骨子里的卑微,这其实是卑微的表现,因为太渴望获得社会、他人的承认,被成功的唯一标准绑架了。二,收费成了价值的体现。既然收钱肯定比免费好的,还是骨子里的问题。三,流量转化做得好。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