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丨作者 / 紫晨花开 整理 / 紫晨花开
国庆长假,回了趟老家。为了直达,来回坐的是绿皮火车。
笨重的车身在轨道上行驶,从平原到丘陵。虽已入秋,绿意却悠远、绵长。
掠过建筑,穿过田野,窗外的世界,宛如一道道风景画。
我望着窗外,陷入凝思。关于绿皮车的思考与感叹,随手记下。
01 绿皮车的 “快乐”与“不快”
很久很久,没坐绿皮车了。
记得上大学前,除了去武汉的景点,都没出过家门。爸爸不放心我,送我去学校报道,在武汉坐动车。
后来往返都是同一路线。知道有绿皮车时,还是大二时听同年级老乡说起。
物美、价廉、方便,是我对绿皮火车的初印象,由此开启了与绿皮火车的美妙情缘。
寒假前,学校集中团票,经常买到大批无座票。加上春运,过道里经常“塞”满学生。由于供不应求,铁道部甚至临时把卧铺打散、按硬座卖。
狭小的空间,拥挤得让人窒息,但也有机会邂逅同市不同校的老乡。年轻人碰在一起,有聊不完的话。打扑克、嗑瓜子、吐槽学校,是必备节目。
只是,如果刚好在过道处“驻扎”,小马扎、旅行箱经常变成“临时座位”。
那种情况下,贩卖零食的小推车,经常能让人“生无可恋”:挤也不好挤,躲也不好躲,只能或扭动或伸展多年不动的腰身,在半空中“凹各种造型”。
碰到内急时,那滋味更是能用“酸爽”形容。人多、肚胀,让人想跳脚又无路可踩。
韩寒写过一句歌词“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正是那场景的真实写照。只是没有山和大海可跨,跨的都是肉身和行李箱。
与绿皮车绑在一起的记忆,有各式气味,有零食扑克,有嬉笑怒骂,更有装满烟火气的青春。
02 绿皮车的“变”与“不变”
大二开始,少了父母在身边的碎碎念,我像脱缰的野马,每学期都会去1到2个新城市旅游。为了节约钱,大多数,也都在绿皮车上度过。
每次坐绿皮火车,都堪称一场奇遇。
旅途中,遇到过侃侃而谈、交换知识的人,也碰到过居心叵测的人。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些很温暖的人。
记得从广州回学校那次,因为火车晚点,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快到站时才发现,因为纪念品买多了,回学校的路费还差一块钱。
那时,支付方式还不像现在这样便捷。为了顺利返校,我赶紧跟同寝室的D电话约好、让她来火车站接我。上铺的阿姨听到后,将一枚硬币放在我手心。时隔多年,我早已忘记那位阿姨的音容笑貌,但当时的感动,至今都在。
绿皮火车,陪我走过了从大二开始的3年时光,开启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让我见识到了陌生人的善意。
然而,不知道是信息时代的人情变淡了,还是疫情的原因。这次旅程,没有看到昔日的景象。
来回两次的车厢,都安静得出奇。大家刷手机、看视频、睡觉,再也没有陌生人之间聊天的酣畅气息。
此刻,我左手边的小哥,一边刷着抖音,一边“嘿嘿”笑;右手边大哥睡得东倒西歪,顺势靠在我身上,演绎“小鸟依人”。对面红衣大姐,趁着旁边两位乘客下站、蜷缩在三个座位上。她用外套做枕头,红包跨胸口。一只手紧紧捂住包,另一只手耷拉着、随着列车行进,时不时在我破洞牛仔裤的洞口上摩挲。
全程十几个小时,我们四个人,没说过一句话。
同样的绿皮火车,同样的味道,同样的乘车组合,乘坐感受却不太一样了。
03 另眼相看,绿皮车
火车上,顺便查了下“绿皮车”的历史。
网上显示:“绿皮车”是中国铁路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从2014年年底开始,全路的旅客列车(除动车组列车、高速列车、城际列车外)车体颜色重新刷上绿色。
所以,准确地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披着“绿皮”的车,不是最老式的绿皮车。
如今绿皮车,穿过六七八线的小城。所到之处,带动了经济。
车上有专业的销售员,卖烤鸡、奶片、乌梅、小玩具等商品。停站较长的大站,车门处还会有卖麻花、烤鸡等特产。这也间接拉动了本地就业。
房地产行业,讲究“三通一平”“五通一平”和“七通一平”。里面的共同点,都有“路通”。绿皮车,为“路通”的一种,也是囊中羞涩年轻人去大城市打拼的保障。
绿皮车的这头,是梦想;那头,是牵挂。
它像是一个魔术师,满载年轻人对大城市的所有幻想。年轻人坐着长长的绿皮火车,心里装的是踏实感。他们知道,只要如约赶上车,想去的地方终将到达。
绿皮车里,窗外是风景,窗内是生活。
车窗隔着千家万火,也装下了平凡老百姓的千姿百态。
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可能不需要绿皮车了。但它伴随着一代人或温暖或感动或辛酸的记忆,却总能历久弥新。
所以,谢谢你,绿皮车。
读到最后的你,与绿皮车有怎样的记忆呢?欢迎留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