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一位外地出差过来的同事,向我打听部门内的人际关系和人员变动。
我一向以直言不讳奉为个人特色,于是就向他讲述了相关的事情,过程中,一时口快,评议了部门主管的一些得失,事后反思,不禁有些后悔。
对于言多必失,我一向是记在口上的,但是不怎么入心。这件事,让我不仅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这个多言的性格本色。
人的本性,对于自以为了解别人不了解的事情,天然就有中洋洋自得的自鸣得意,自以为掌握多大的机密,就凌驾于不了解的人之上,而这也正是人的“八卦”天性的来源,对于自己不知道的消息,总是想方设法的想要了解更多,或者对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传播的时候那种心中的快感,也是无法言语的。
类似的场景,最近还有一个,在主管问某个经理问题时候,经理支支吾吾的解释,而我一边听一边觉得不对劲,突然插嘴:不对啊,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昨天下午就不该有XX的事情,而你晚上的时候电话,也没有说XX的意见,跟当下的事情也没有对上……
说完,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
这个事情,完全不关我的事情,我不点破,主管也不一定不知道。
而我这么说完,一下子就把经理得罪了不说,主管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并未问我,我此时不宜发表自己的意见。虽然主管和经理不会为难我,但是我却不能因为没有受到惩戒就放松警惕。
这两件事情,充分暴露了我冲动、对答、说话有时候不计后果的问题。
反思之后,给自己定下几个沟通交谈的要点:
1. 少说难听的话,少说伤害人的话。
没有人愿意听难听的话,即使这个人做错了,也不愿意听难听的指责,而我最擅长的就是“揭人伤疤”,无论对任何人,都要从善意出发,哪怕你说的是对的事情,也要以别人能接受的话语说出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既然自认为是个善良的人,就应该从最大的善意出发。
2.除非别人问你,否则你的意见都不要出口。
除非别人很诚恳地问你,你才告诉他,而且该告诉到什么程度,你就告诉到什么程度,不要因为掌握了信息,就倾泻而出。
就像我开头遇到的那件事情,别人只是向我问一件事情,我却一口气说了七八件事情,还没有守住底线,说了一些对自己有害的话,授人以柄。且不论这个人与我的关系如何,我是否清楚他的为人?他会不会把我的话转给别人,给我自己招来麻烦,这是我完全无法掌控的事情。
3.讲话要站在别人的立场来说,别人才容易接受。
从一则小故事来说吧,战国时候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呢?众臣答:仁君。其中一个人说:君主得了中山,封赏了自己的儿子,而不是封赏给自己的弟弟,算什么仁君呢?文侯一听,大怒,那个人立马离座走开。他又看向另外一个谋士,谋士说:是仁君。文侯纳闷:为什么呢?谋士说:因为只有仁君,才能有这样直言不讳的臣子。于是文侯离座,亲自请刚才那位臣子回来,并奉为上客。这个谋士,从君主的立场的出发,同样的话起到了不同的效果。
而且,在人微言轻的时候,更需要多听,不要轻易发表意见,除非被问到。你多话干什么,你还不如多用耳朵,吸收一点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