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不止一次地强调过,个体的性格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内向的性格和外向的性格都只是个体性格的特征,是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
然而,内向者的性格特征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往往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这种外在表现就会使人们对于性格内向者产生偏见,认为他们的能力不足,没有决断力。如果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那么,接下来这篇文章对于你来说肯定大有益处。
优柔寡断的原因通常来讲,性格内向的人总会给人一种比较“软弱”的感觉,他们会害怕与人交流,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总是唯唯诺诺地,经常会陷入决策困难的情况之中。
例如,在作出决定之前,他们总是会询问很多人的意见,在做出决定之后,又经常会责怪自己没有做出最好的决定,而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该怎么办好呢?”接下来是一则真实的故事。
小丽今年18岁,大学一年级,但是,她却始终无法适应自己的大学生活,当她走在学校之中,看到三个人一群五个人一群,或是一些社团成员聚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会充满羡慕。但是,自己又不敢去主动接触他们,始终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这时候小丽经常会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就是这个犹豫不决的过程,导致她丢失了很多次结交新朋友的机会。
现在,身边的人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小丽自己则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不爱说话。因此,小丽选择了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在得知了小丽的情况之后发现,小丽这个看似极其缺乏自信心的姑娘,原生家庭的环境是非常幸福的,父母都给了小丽许多的关心和爱护。而问题的根源也就出现在了这里,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小丽缺乏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小丽在成年之后依旧习惯于依赖自己的父母,并且做事优柔寡断。因此,咨询师提出了结论,小丽性格内向、举棋不定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小时候对于父母强烈依赖性的不健康延伸。
著名精神病学科专家杰瑞姆·布莱克曼(Jerome S·Blackman)在《101种心理防御》这本书中提到:“性格内向、优柔寡断的人大多都存在着一种对于“本体”与“客体”之间的概念混淆。人们在生活中无法正确的区分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客体”,“本体”指的是人类的自我与自我意识而,“客体”指的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其他人。
在人类的婴幼儿时期,婴儿本身就是“本体”,而婴儿的父母就是“客体”,父母会尽量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因此,就出现了“本体”与“客体”之间的供求关系。而到了青少年时期,“本体”周围的“客体”会变成老师、同学,朋友等等,这些人不会像父母一样无条件地满足你的所有需求,这是,“本体”与“客体”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互利模式。
一旦孩子无法正确地接受这种关系的转变,就会像上述小丽的例子一样,陷入一种认识混乱状态之中。
如何解决?
1、主动地走出舒适圈
2、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
3、正念生活,活在当下
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动地走出舒适圈,逐渐地累积自己的自信心。想要摆脱做事优柔寡断的状态,必须要先学会打破自己的恐惧。尝试着走进别人的圈子看看,试着融入进去,接纳新的朋友,新的环境,永远待在自己的固有圈子之中,显然是不正确的。
其次就是要学会接受真实的自己,允许自己有不够完美的部分。
就像著名航海家拿破仑说的一样:“永远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之后才做,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如果你总是想要等到万事俱备之后再去做事情,那么,你能够做的就只有一直等下去。”
最后,要正念生活,活在当下。做事优柔寡断的人经常会把事情考虑得太长远,而事实却是,未来的事情我们是很难掌控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活在当下,把当下的每一步都走好,走得踏实,这样才能在面对未来的时候,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