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当地时间11月30日上午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来源:新华网)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观察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是农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时间指南。那么,“二十四节气”为何能够申遗成功!
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观察太阳运动的时间体系。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立春,太阳黄经为315度,“阳和起蛰,品物皆春”,一年四季从这里开始;立夏,太阳黄经为45度,从这天开始气温显升高,标志着严暑将至;立秋,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天开始气温慢慢下降;立冬,太阳黄经为225度,冬天的开始,农作物收割后要储备起来;冬至,太阳黄经为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二、“二十四节气”是农耕社会生产的时间指南。古时候没有卫星,更没有现在的天气预报,在长期的农业劳动实践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了农时与季节变化的丰富经验。清明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开始忙于春耕春种;谷雨前后,种瓜种豆;立夏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小满是大麦、冬小麦已经结果,粒粒饱满,但尚未成熟;芒种,小麦大麦等芒作物成熟,适合播种晚谷、稷等谷类作物;秋分稻黄果香秋收忙。
三、“二十四节气”能完美的结合天文、物候、农事、民俗。古代劳动人总结的天文气象历法,指导着农耕文明发展的同时,传承着中国民俗文化。衍生出纷繁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诗词歌赋、谚语传说、书画、工艺品等等。如陆游的“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四、参与申请非遗文化的工作人员,积极调研、宣传、弘扬等密不可分。2014年5月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计划,结合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生活,开始相关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