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西游记》,发现虽说真经是在西天,但是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路上,在种种磨难中不断地发生变化,由此感叹,真经与修行其实也在路上。即不是说他们一路上什么都没有变,只要到达西天取得经文就是修成正果了。
人生中的修行也是如此,它是在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件事情的觉悟里,逐渐完成的。
在观看《西游记》时,发现孙悟空的变化挺明显的。
比如,他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比较直,为了打死妖精,不惜冒着惹怒师父的风险,一心只想着打死妖精就好了。于是有了被师父误解和赶走的惨痛经历。猪八戒和沙僧本领没有他们的大师兄的大,不过也很少惹师父不高兴。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再遇到妖精时,性子就没有那么直了。面对妖怪,唐僧依然是没有辨别能力的,比如银角大王变成受伤的老道长,唐僧叫沙僧背,沙僧听话照做。
此时的孙悟空不再像打白骨精的时候,直接一棒子给这个“老道长”打死,也不跟师父争辩,为了暗中保护大家,他主动说由他来背。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他再想办法去给救回来。
后面遇到红孩儿的时候也是如此,孙悟空跟他们说这孩子是妖怪,而唐僧面对小孩子善心大发,猪八戒和沙僧也认为红孩儿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孩,没有听他们大师兄的劝告。孙悟空也不再正面跟师父起冲突,而是想办法带着他们绕行。最后没有办法绕过去了,也是自告奋勇由他来背红孩儿。
最后师父被妖怪抓走了,孙悟空也只是生气地跟师弟们吐槽一下,说他们怎么就不相信他说的话,然后又赶紧想办法去救师父,在这一集里,孙悟空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晕过去了,被猪八戒救过来了。最后幸得观世音菩萨出手,收了红孩儿。
再后来孙悟空面对妖怪时,不会只是鲁莽地拿起金箍棒就打,而是会打听妖怪的来历和名字。
在面对铁扇仙和牛魔王的刁难时,也多以笑脸相迎,尽量以和气的方式化解,也不是动不动就说“吃俺老孙一棒。”
以前的高傲自居,舍我其谁的齐天大圣,慢慢地有了圆融的一面。
他不止为师父降妖除魔,在路上遇到有被妖怪欺负的国王或百姓,也会出手相助;在遇到难题攻破不了的时候,也会客客气气地去请天上的神仙帮忙,在犯错的时候,会自省一下,然后很快继续去打妖怪;在被妖怪陷害一次之后,就很快长记性,不让妖怪得逞第二回。有时候师父有想不开的事情,他还会开导师父。
不过只要有人笑他是弼马温,他依然会急眼,除了猪八戒说他,他不会。猪八戒比较懒,孙悟空会变着法子让他做点事,顺便时而捉弄他一下,当猪八戒对他大师兄不满的时候,就会吐槽孙悟空:“遭瘟的猴子,该死的弼马温”,而孙悟空会回他一句:“呆子”,他们之间相处方式比较顽皮轻松,这也给取经的路上增添了些活泼的氛围。
而沙僧比较严守规矩,踏实做事,有礼貌,对师父和师兄都很恭敬。
孙悟空也比较照顾这个小师弟。师父交代沙僧做的事情,要是比较难的,孙悟空常常主动揽过去做。沙僧平时主要是保护唐僧,看护行李,他们有一次从黄梅大仙那里逃出来时,沙僧发现行李丢了,想折回去取,孙悟空没让他去,而是自己冒险重回妖洞取行李。
在镇元大仙那里偷人参果的时候,孙悟空也不忘带上沙僧的份,他对待沙师弟有大师兄的胸怀。
在整个取经的过程中,孙悟空作为大师兄担起了很大的责任,大多数事情都是他自己顶着,有时会拉上猪八戒一起,但是能不劳烦沙师弟的时候就不劳烦他。
唐僧多次因为固执己见而陷入妖怪的圈套,孙悟空一次次地全力以赴相救,也不怪师父。由此看到他的胸怀和格局在变大。
比如误入雷音寺那一集,在没有靠近雷音寺的时候,孙悟空已然觉察不对,跟师父说这里有股杀气,但是师父不听劝,下马执意进去,孙悟空也只好跟着进去,一边看一边提高警觉观察。最后果然还是碰到了妖怪。
如果唐僧每次能听孙悟空的话,在有妖怪的地方就掉头逃跑,可能就没有与妖怪的交锋了。可偏偏他是肉眼凡胎,只相信自己看到的。所以,唐僧也是孙悟空的考验之一,要听师父的,物来则应,当事物来临时,知道它自有出现的道理,积极的接纳和应对。而在每一次降妖除怪的经历中,孙悟空都得到了磨炼。
86版的《西游记》很精彩,现在有些情节被删除了,不少网友都呼吁还原经典,不要删减。
《西游记的主题曲》也是旷世神曲,它的旋律也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那些童年看过《西游记》的人长大后不禁感叹人生就像一部《西游记》,每一天都在打怪升级,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