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上,走在我前面的是一对母子。听见孩子告诉妈妈说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叫“我的理想”,差点就笑了出来:我的理想?我们小时候就写过这样的作文,没想到过了二十多年,老师还在用这样的题目!可是,我的理想——
记起了小学的时候,小伙伴们聚在一起: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我的理想是当科学家;我的理想是当将军;我的理想是当医生;我的理想是当作家……是的,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有那么远大的理想。
可现在呢?究竟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现在我们再问,你的理想是什么?
据我所知,现在我们大部分人的理想就是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不会毕业即失业。然后在工作三五年之后,能够升职加薪,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或许再有个宝宝。接下来媳妇熬成婆,进入到管理层,即使进不了管理层也没关系,毕竟是老员工了,一切还是有保障的,只要家庭美满一切安稳就好。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对此嗤之以鼻,我也不否认还有许多有追求的人会不满足于这样的生活而继续折腾,可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以这样安安稳稳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对吧?
为什么,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理想却越来越小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一次一次的受挫之后被残酷的现实磨平了棱角,于是我们变得谨小慎微。在每一个实现理想的可能性面前,我们都本能地担心:“万一要是不行,怎么办啊?”“要不再考虑下?”“等我有了……的时候,再说吧!”
其实,残酷的现实从来掩盖不了你的理想,它能做的,只是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发展的方向。于是,我们常常陷入迷茫:这到底是不是我要的工作?这究竟是不是我的理想?
工作?理想?理想的工作?这个问题对不同年龄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
最近的热门话题“90后一言不合就裸辞”其实是刚刚进入职场的一种典型现象。刚刚毕业不久就匆匆走入职场,很多人在心理上并没有转变过来,还抱着学生的心态和想法。另一方面,已经成为职场员工,因此又有着急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想法。但是,对于职场规则的不了解常常会让他们动辄出错。
因此,这一时期主要的问题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我是谁(学生和职场新人的双重角色)?我能干什么?
在前程无忧发布的《2016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报告中:“调研发现,90后员工比例越高,员工的平均离职率也会随之升高。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90后,总能最先发现机会,最敢尝试各种职业,“有主见,不将就”是这个群体的显著特征,另外,他们职业定位模糊及抗压性较差,往往“说走就走”,跳槽意愿较为强烈。”
在这个阶段,跳槽的原因大都是两种:一种是说我不知道我能干什么,觉得自我能力欠缺或者适应不了职场,于是干脆我回到学校再去读书,我先不就业了。这算是一种逃避。另一种则是自信心爆棚,觉得我什么都好,我明明很优秀,为什么就没人欣赏我呢?所以我跳槽,去找赏识我的老板。
虽然表现不同,但这都是缺乏社会经验的表现。对于前者,毋庸置疑地是要提升自信,对于后者,重要的是要改变你的认知。有人抱怨说老板什么都不懂,这很正常,老板什么都懂了还花钱雇你干嘛?!也有人说同事关系很难搞,大家都喜欢在背后搞小动作,这也不可避免,除非你在家呆着,谁也不认识,否则你永远管不住别人的嘴……
迷茫的时候,认真想一想以下四个问题:
我能干什么?——据说一个人只要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能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整套百科全书,拿十二个博士学位。
我正在干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你需要做什么?工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环境支持我干什么?——这个公司真的一无是处吗?记住,你认识的每一个人,做过的每一件事,都会累积成你的经验。
我的未来是什么样?——要不要等到老了再后悔?
美国耶鲁大学进行过一次跨度20年的跟踪调查。最早,这个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参加调查的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有目标吗?”10%的学生回答没有。研究人员又问:“如果你有了目标,那么,是否把它写下来呢?”这时,只有4%的学生回答:“写下来了。”
20年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跟踪当年参加调查的学生们。结果发现,那些有目标并且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学生,无论在事业发展还是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另外的没有这样做的学生。他们超越余下的96%的学生的总和。那么,那96%的学生今天在干什么呢?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这些人忙忙碌碌,一辈子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帮助那4%的人在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耶鲁大学的目标设定的7个步骤:
1.先拟出期望达到的目标。
2.列出达到目标的好处:譬如你有一个目标想买房子,列出买房子对你有哪些好处。
3.列出可能阻碍达到目标的障碍点:譬如可能是钱不够、能力不够等,一一列举。
4.列出所需信息:思索需要哪些知识、协助、训练等。
5.列出寻求支持的对象:一般而言,很难靠自己一个人即能达到目标,所以应将寻求支持的对象亦一并列出。
6.订定行动计划。
7.订定达到目标的期限。
有人会说,我也很想努力,我也希望能好好工作,可是公司环境实在太差,完全不是我想要的样子。好吧,我想也许是《杜拉拉升职记》一类的职场小说给了大家太多的期待,大家总是把职场想象得非常美好,希望能在职场遇到情投意合的另一半,遇到磨练和成就你的上司,但实际是不可能的。你更可能遇到的正是在你看来的故意刁难,不过我偷偷地告诉你,所谓的刁难,更真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懂。
比如,在某个小公司,老板问人事:“我为什么要给他们买社保?”人事答:“这是劳动法规定的,所以你必须买。”“你想个办法,不买社保。”“不行的,这是国家规定。”“那你走吧。”
面对新来的人事,老板依然问:“我为什么要给他们买社保?”人事答:“老板,买社保好啊。您这是花小钱办大事,您看买了社保,员工生病什么的就有医疗保险,跟我们没关系,上班时间出了事还有工伤。万一哪天我们把员工辞退了也用不着补偿他,因为有失业保险。我来给您算算……”老板听完后:“不错,我也买一份。”
所以,别把老板想得那么坏,很多事他可能真的是不懂,也别把同事想得那么糟,你以为的打小报告,可能就只是他的外向热情而已。把你的目光聚焦在你的理想上,设定自己的目标,然后一点一点去积累和实现。
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你就是那个木匠!你的理想就是你自己的房子!每天你钉一颗钉子,盖一块木板,你竭尽全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