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大早,朋友就给我发微信,讨论关于兴趣班的事情。
儿子突然对学了大半年的钢琴极为抵触,说什么都不肯上课了。父母着急,把孩子打了一顿给送去了。
她告诉我,孩子已经报了英语、钢琴、跆拳道、书法、围棋五个兴趣班。但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还在学写作、国学、舞蹈、马术等等,感到很焦虑,生怕错过了孩子的天赋。
她说:“我之所以给孩子报班,就是想让他全面发展,语言、音乐、体育、文化都要有所涉猎,以后上学走上社会了才有竞争力。孩子什么都不懂,玩心太重,不都得父母帮他选择吗?更何况现在哪个孩子不是好几个兴趣班一起上?但现在我又担心孩子的抵触情绪会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坚持不下去,养成半途而废的习惯怎么办?”
听了朋友的话,我想起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位上海妈妈为即将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列了个清单,暑假开销加课外学习的开销达到32万元。除了各种学习用品、家居用品和夏令营以外,总计20个课外兴趣班。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不少人都在转一篇网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这位高管妈妈,安排暑假女儿上钢琴课、游泳班、英语、奥数、作文培训班,不算出国夏令营等其他费用,仅兴趣班的支出就达1万元。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参加兴趣班,还是小部分人的事情。但不知何时起,培养孩子才艺,成为了每个家庭的标配。
有一项五万余人参与的“育儿焦虑测试问卷”结果显示,对于孩子的教育,有72.6%的父母在家庭经济可承受范围内,给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极限挑战》第四季有一期,“极限男人帮”问了崇明中学高三学生6个问题,作为家庭给他们的起跑线。其中黄磊提出的第3个问题: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持续学习功课以外的一门特长且你目前还保持一定水准?可以看出,社会普遍认为,是否参加兴趣班、掌握才艺已经成为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一个必要条件了。
父母们拼不了人生的起点,就倾其所有时间、精力、金钱,拼孩子的起跑线。仿佛哪家孩子的起跑线离终点更近,就占据了先机。
也许你说我也想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有一个无拘无束、快乐无比的童年啊。但如若不这样,还能怎么样呢?
万一孩子起步晚了怎么办,听说小提琴最佳启蒙期是2岁;
万一孩子上学后没有表现机会怎么办,听说现在小学一年级很多孩子都能英语演讲了;
万一孩子以后无法应对社会激烈的竞争怎么办,听说现在孩子至少是2项才艺傍身;
万一孩子的天赋是在艺术上,但只让他学了英语怎么办,会不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万一孩子以后出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特长怎么办,听说国外都流行让孩子学很多才艺;
万一把孩子逼得太紧,孩子抑郁了怎么办,听说前段时间一个孩子还因为压力太大跳楼了……
2
父母对孩子上不上兴趣班、如何上兴趣班的困惑,折射了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焦虑。
印度电影《起跑线》里,新进中产拉吉夫妇为了实现阶级的跃迁,把全部希望都投注在女儿皮雅就学问题上。
在妻子米塔的心目中,进私立学校意味着进入上流社会,而读公立学校则可能会让自己的孩子划入底层社会。
她经常念叨:“如果我的孩子考不上好的幼儿园,就进不了好的大学,出来就找不到好工作,之后会被孤立,变沮丧,最后很可能会去吸毒,一辈子就毁了。”
这段话的逻辑是不是很熟悉?为了让孩子比父母更进一步,至少不能输给父母,从小就让孩子超前学习,参加多个培训班,上国际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考上985、211、双一流重点大学,出国深造,进外企、政府单位。父母认为这就是能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了。
之前有位上海退休教授写了一篇《牛蛙之殇》,炮轰“幼升小牛蛙战争”,字字扎心 。
小外孙可以说是这场战争的牺牲品。从三岁起,就出入各种培训班,没有周末,没有休息,被高计量、高添加的饲料催促着长大。
孩子问外公:“我什么时候才能玩啊?”外公告诉他:“等你长到像外公这么大的时候。”
在“牛蛙培养计划”之外,孩子患上了“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会不由自主地挑眉毛、眨眼、乱蹬腿。
最终,在四处碰壁、“走投无路”下,全家六口人集体讨论研究,让孩子出国。
也许,外国有更蓝的天空,更宽广的草地,更清澈的河流,但父母焦虑的心不变,又有何用?
一方面,这代父母大都不再追求以分数为唯一目标,接受教育理念的多元化,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也想给孩子“爱和自由”;
另一方面,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也使得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像以前考上大学就能成为“精英”,如果不比别人学的多、学的好、学的快,就有可能被淘汰。
曾看过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余秀兰的文章《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里面谈到,中产阶级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继续接力,向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跃迁,为此他们不惜重金,让孩子去上各种辅导班,学习各种才艺和礼仪,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中产阶级的孩子也许是学业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这源于他们父母内心深处巨大的不安全感:毕竟,与社会上层相比,他们的孩子输不起。
但,孩子生来就是为了赢的吗?
世界拳击冠军邹市明的儿子轩轩是一个好胜心极强的男孩子。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中比赛吃西瓜,边哭边吃“我不想输,谁来帮帮我呀”。
可是作为世界冠军的爸爸却说:你不能只想赢,也要学着输,输并不丢人。
输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输赢本就是人生常态。
《起跑线》里拉吉夫妇为了皮雅入读名校,购买高档学区房、参加面试培训班、培养孩子才艺、装穷人抢夺贫困生入学名额。最终,在这个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道路上,他们幡然醒悟,看见了现行精英教育中的虚伪,认识到教育的本质。
电影最后,拉吉说:“如果你不是一个好人,那你就不会是一个好爸爸或好老公。”于是,他们帮皮雅办了退学,转回了公立学校。
看到吉拉勇敢活出自己,妻子对拉吉说:“我希望皮雅以后成为像你一样自信的人”。
皮雅没有入读名校,看似拉吉夫妇在这场升学大战中是输掉了。但父母却赢得了孩子的尊重,孩子从父母身上汲取了应对未来困难的力量,承接了父母内在的价值观,一生都能光明磊落地活在世上。
这难道不是教育所追求的东西吗?
3
父母无法期许一夜之间社会环境、教育现状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认识,不光是对教育的清醒认识,更是对自我的认识。
心理学家罗洛·梅提出过一个理论:焦虑根本上是一种你想实现自己生命意义的迫切感。
父母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想要过怎样的生活?这才是父母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有时听到才40岁的父母对孩子说:“我是没什么希望了,就靠你了。”
40岁,不过才走到人生的一半,也许是人生的开始,也许是人生的巅峰。父母却就轻言放弃,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是何等地不公平,对自己不公,对孩子不公。
今年以707分的高分考取北京大学,写下《感谢贫穷》的王心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最感谢的是她的妈妈。
在面对生活的困境,妈妈从不放弃生活的信心,一直给她正能量。妈妈也从没有逼迫她和弟弟好好读书,以改变家庭的命运。
她说:“我妈妈的态度是这样的,如果你真的在读书这条道路上,可以做得很好,你也有这个兴趣,那我肯定会竭尽我所能,提供你一步一步走上更高的知识殿堂,如果我不想学,她会尊重我的意愿,哪怕读一个中专,学一门技术也好。并不是所有的鱼都要生活在同一片海洋,我不是必须要去考大学。”
父母对自己人生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父母的眼界和信心,才是给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馈赠。
曾看过一句话:“我一直不认为世界上存在‘教育’这个东西,我觉得所谓‘教育’,不过是种相处的艺术。”
我觉得说的很对。
所以,别傻了,如果说真的有什么起跑线,那么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影响孩子未来的,是父母的意识,是家庭的观念,是对未来的规划……
4
我并不反对让孩子上兴趣班,相反,认为孩子上兴趣班是发展自己更多可能性的一种方式。
贝克汉姆的女儿贝小七虽然才6岁却早已把画画、跳舞、弹琴、游泳、滑雪、马术学了一个遍,甚至还去一所伦敦的戏剧培训学校进修。小七看起来乐在其中。我猜想小七没有父母给予的压力,而且非常享受这个尝试不同的事物的过程。
在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一旦找到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相信就会爱上这样的学习。
一方面,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要谨慎。
孩子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是一次性的,只能选择有限的培训机构去学习。那么,同样是学英语,有很多的机构很多的老师,选择哪一个,父母的选择是对的吗?
首先父母不应在大量的选择中慌了手脚,除了教育机构的资质之外,更要注重教育理念。
对于过于强调智性学习,灌输大量知识,扼杀孩子想象力、创造力和意志力的机构,要果断弃之。
对于有些机构,过于强调自己的专业性,认为父母对什么是音乐、绘画、体育、语言一窍不通,不与父母沟通方法理念,只要求父母接受不断升级加码的付费。我觉得不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姿态。
教育不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而是传递精神力量。老师的教授能否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能否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能否帮助孩子增强自信,这应该作为考量的重点。
当父母发现培训机构不适合孩子,要赶紧喊停。千万不要害怕麻烦,不要为了坚持而坚持,要时刻谨记让孩子上兴趣班的初衷。
另一方面,当孩子想放弃的时候,要有开放的心态。
父母听到孩子说不喜欢不想学的时候,会担心孩子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希望孩子能克服困难,挺过这段时间,或许能培养坚毅的性格。这时候,会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帮助孩子坚持下去,度过难关上。
其实,“我不喜欢”不是一个答案,真正的答案藏在这句话背后。
父母在帮助孩子的时候,要重点分析不喜欢的原因。孩子可能是不喜欢这项活动,可能是不喜欢老师说话的方式,可能是不喜欢班上某个小朋友,可能是没有得到重视,可能是因为上课失去了和小伙伴玩的时间等等。父母要解决的,是他不喜欢的那个原因。
不要因为是他自己选择的就必须负责到底,不要因为无法坚持就觉得如临大敌。
孩子只要看到父母在做决定的过程并不是草率而任性的,而是慎重而认真的,他们就会学会这样的思考。
所以不用担心一次放弃就会对孩子人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相反,孩子还会从一次次的选择和放弃中,懂得思考与判断。
别刻意学做父母,也别刻意去培养孩子。对于兴趣班,放轻松一些。不过是孩子成长路上经历的一件小事,毕竟天才是极少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