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策划中,我想最容易实现的也就是关于阅读的这一篇文章了。在2017年的时候,我对今年的阅读计划是十分保守的,甚至是克制地对自己说:少看点书吧!
有道是: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对一个快三十岁的男人来讲,少读点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书中自是有黄金屋和颜如玉,那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去做事,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才是王道啊。特别对一个刚出校门的后生来讲,更是应该从书生气中走去来。基于此,这一年我大概看了如图所示的144本书,拉拉杂杂的。
去年年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去读他们,这个表格里面的很多都是计划外的。计划内的就是《大问题》和《小逻辑》,因为当我要给2018年定一个阅读的主题时,当时脑子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居然冒出两个字:哲学。还在得到上订阅了傅佩荣老师的哲学课。我的2018是在对哲学的迷思中开始的。哲学其实是思考的代名词,当一个意识到自己之外还有世界,开始思考自己和外界的关系时,哲学就诞生了。
其实这一年在哲学上并没有什么长进,最大的幸运也许是看了尼采。你可以看到我读了他的偶像的黄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人性的,太人性的、自我批判尝试、朝霞、快乐的科学。尼采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庄子般的洒脱,那样的积极向上,像夏天的雨那样明快。他对人类满怀希望,敢说上帝已死,人是需要被超越的。尼采的格言体有透着严父般的爱,好像不肯多说一个字,字字千金。在他面前,他像一个年轻的爸爸,而我像一个年老的儿子。
往大了说,也许每一本书都是对意义的追寻,某种意义。谈人生,谈人应该怎样活着,会贯穿我们的一生。意义要向更高处去寻找,所以让我们相遇在高处,朋友就应该向钢圈一样箍住你的灵魂,让你日臻完善。潇洒姐的《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我不是第一次读了,可每每还是想读,也在慢慢算着她的年龄。不管她在哪里,能读到她关于生活的感悟就是一种幸运,更何况,此时此刻,我们还在你同一颗星球上生活着,这不是一种陪伴吗?《奇特的一生》也不是第一次看了,可以说很苛刻了,但是这一生,他在知识的海洋里日拱一卒,也是很值了。论人生的书看了几本,大都是之前看过的,比如《培根论人生》高中时候就看过。这方面的书给我的最大的提示就是:人生是有限的,我们正重复着人类古往今来重复了几千年的故事。印证了笑来老师的: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这一年读了几个人,除了前面讲到的尼采,还有《了不起的盖茨比》、《大鱼》、《少年维特之烦恼》、《芬兰人噩梦》、《挪威的森林》、《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红玫瑰与白玫瑰》、《咏远有李》、《欧罗尼卡决定去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蔡澜致青春》、《黄金时代》。每一本书都在写人,而且是有血有肉的人:纸醉金迷的盖茨比、善于想象的大鱼爸爸、初恋中的维特、勇敢的渡边君、命犯桃花的振保,不忍猝读的思琪、多才有趣的蔡澜,性事不断的王二……但是他们又都是场景:在一幕幕中显现他们的音容笑貌。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月亮。每一个人都在塑造着我:认同大鱼、疼爱思琪、喜欢蔡澜、幻想渡边君的经历……。我将会在2018年的十大人物里介绍其中的几位。
也看了几本技术方面的书,这里的技术是指计算机、生物、统计方面的书。这些书是工作相关的。从《推荐系统实践》讲起,这本书之后我在公司年会上发布了科技服务的一款推荐系统(当然是虚构的啊)。然后是《SQL 必知必会》,这本书在简书更新了,是我在简书更新的第一本书,然而我的SQL就此断章,因为用的很少,就没再看了。我并不是计算机出身的,所以这方面是需要补补课的。关于R、python,perl这一年的学习我会另开一篇文章来介绍。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我还是很陌生的。这也指明了我2019年的阅读的主题:技术。技术这东西学习曲线很陡峭,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呢?
很多朋友是因为写作认识的我,在生活中认识的朋友也因为写作更加了解我。写作,从一开始的被人要求,经过自我要求,到心理需求,到现在的生理需求,这个过程大概用了十六年的时间(2002-2018)。说实话,我从语文老师那里获得的写作技巧少之又少,也许老师就是个执鞭人,把我们往前赶,而且方向还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从2017年开始,从写作的书籍中能得到更多关于写作的技法和思考,印象较深的是《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哈佛故事课》、《小说课》。今年也看了几本关于写作的书籍,对于写作慢慢也习惯了,不去刻意应用技法。其实对一个技法应用本来就不熟的人,不用技法反而是一种弊端,还是要多练习。写作关键的一点是场景,就是写作要在一定的环境下去写,身临其境才能口吐莲花。对于写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最后谈一下微信阅读。在10月份的时候重新安装了微信阅读APP,开始在这里逛人家的书架。第一次体会了为了了解一个人去读书架的乐趣。之前想起某个人回去翻他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博客,现在可以去看书架了。微信是做社交的,微信阅读有着明显的社交标签:分享、点赞、转推、关注。有时在微信读书有种逼自己出想法的感觉,总觉得朋友们会问你:哎,你也在看这本书啊,怎么样??。然后是漫画,这段时间看了不少漫画,挺有喜感的。
其实人生比我们经历的要丰富的多。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读漫画,尽读些名著,往往把自己依附在书中的角色中。当然,当然,不得不说这些名著刻画了现在的我。那时候白纸一张嘛,先到先得。
读了几本漫画,发现漫画确实有能抵达文字抵达不了的地方。拿《憋说话,吻我》这本书来说吧,能够触摸到内心深处那一丢丢好像尚未萌芽的自我意识。太多的书籍教导我们克己复礼以至忘我、舍小我成大我,殊不知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每个小我小确幸小成就小满足。
有本性的人才可爱,一个人把自己武装也好伪装也罢太过严丝合缝,这样的人也许是可敬的,但却是可怕的。也许我们无法想象救国战士会读这样的书,但是不管他们多么神圣,士兵也是血肉之躯亦有七情六欲,而只有认识到这一点的人才是合格的将军,而不是杀人机器。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枪杆子里出政权,但是三军未动也要粮草先行,因为我们都是要吃的呀。
以上便是,我2018年关于阅读的一个summary。总结起来还是读的太多了、驳杂。明年的话,能读一两本小说就好,技术方面的书籍要精读,最好是读每一本书都有输出。量要减少,不要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