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恨红楼未完。”
张爱玲曾说:人生有三恨,一恨鲫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恨红楼未完。这不惊让我想起了《红楼梦》这本书。
大观园的女子众多,而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这两个人。
从来就那样喜欢那位住在潇湘馆的美人-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首《葬花吟》中的名句一直是我写作的典范。长得那样美的她,又那样的诗情画意,怎不叫我有点喜欢呢!
最重要的是,她骨子里的那股傲气,别看她身子骨弱,她那种想挣脱世俗的狂傲,是别人无法想象的。
还记得刘姥姥来到林妹妹住的地方,问了这样一句:这可是男儿住的房间?曹公之所以会这样讲,定有他的道理所在。可爱之人,定会把自己房间打扮的可爱;有浪漫情怀的人一定不会把自己房间打扮得可爱;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潇湘,翻译成现代的词语,也就是竹子,竹子清秀,傲然挺立,倒也符合林妹妹的性格,若把林妹妹比做花呢?我觉得是荷花,周敦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在泥土中却不被侵染,又显得不那么妖艳,这点又跟竹子相通。
说到她的傲骨,是我最欣赏她的地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拼命的想挣脱这个世界,不屈不挠的精神,真的不是一个女子那么容易做到的,这点,我可以找到跟她的共鸣之处。可别人从来就没有理解她,认为她遇到一点事情就哭丧着脸,甚至会让人感觉任性到极致,也正因为如此,她一直都过着那样孤独的岁月,由于社会的约束,体弱多病,她无法成为别人公认的佼佼者,最后因为宝玉娶了别人当妻子,年纪轻轻,就结束了生命。
不知冰冷的地下,是否还依然流泪?那不屈的灵魂,是否一直陪伴在宝玉左右?希望悲了一生,痛了一生的她,能在地底下找到自己想要的吧!
宝钗却是完全不同的性格,实在,贴近生活,也是个圆滑的姑娘,她身边的朋友很多,她诗做得不如黛玉,身体上有种圆润之美,不像林妹妹那样,弱不禁风,不知为何,是这本书读得不透彻吧,她的内心,我并没有读懂。
她是一个内心深处肆无忌惮的姑娘呢,还是像秦可卿那样,始终注意着别人的所思所想呢?如是后者,她也活得很累。我想,宝钗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而黛玉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们中和一下,便是最好心态的自己。
这两位美女都美的令人沉醉,最大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林妹妹总是在意“我的心”而宝钗呢,在意的是“他的心”截然不同的想法,收获的是截然相反的东西,一个孤单,一个身边全是朋友。
换句话说,一个被冷落,一个又是那样的受别人的欢迎,所以最后贾母他们才把宝钗嫁给了宝玉,可林妹妹并不知道,宝玉的内心,只有你,这样的悲剧,总让多愁善感的我流下眼泪。
话又说回来,宝钗她没有得到人生的知己,可宝玉得到了,因为她没有读懂宝玉的心,贾政打宝玉不争气的时候,林黛玉只是哭着说没事吧,而宝钗呢,叫宝玉从了吧!宝玉从来就是那样叛逆的性格,又怎会诚服?
也正因为这样,大观园里的两个丫鬟有跟她们相像之处,“晴为黛副,袭为钗影”晴雯有着一颗比谁都善良的心,结局却像黛玉那样,在痛苦中死去,袭人和宝钗不一样,最终还是活了下来。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啊。
有些事情,的确该深入的思考,我知道曹雪芹写完80章便已逝世,可高锷始终不是曹公肚子里的蛔虫,难免有点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望历史为骨,文化为翼,中华文化,弘扬百世。
并在以后,得以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把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