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老余侃教学之一——要重视个性化的评价 我的青椒学习之旅
近年来,教师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变化,反映了课程理念已经深入教师内心,正由内而外化为教学行动。最直接地可以看到两点,一是学生评语字数明显增多,显示出教师思想上的重视,二是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用“你真棒”“说得太好了”“大家给他鼓掌”等话语来激励学生。多听几节课后,会发现,教师给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缺乏个性化。现在网上有一些给学生评语的集锦,让教师们可以顺手拿来用,甚至还有评语软件系统可以使用。如果都用这样的评语,可能学生一辈子都记不起你给他写过什么评语,这样的评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效果可想而知。那一定好不到哪去。有的学校要求教师每天作业要给学生写评语,甚至每堂课都要有评语,出发点肯定是好的,要天天给学生以激励,让学生天天在进步。可是如果大家都拿一些套话、空话、惯用语来评价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大家的评语大同小异,甚至没有差别,这样的评价还能起到作用吗?
曾经听一个语文教师讲《成吉思汗与鹰》一课,好在讲课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读”。文中几处关键的句子,她找的很准。让学生着重读了如下几个句子:
成吉思汗捡起杯子,又去接那水滴。这次他没有等多长时间,只接了半杯,就把杯子举到嘴边。这只鹰又俯冲下来,把他手中的杯子撞掉了。
这次他有点生气了。他又接了一次,那只鹰第三次撞翻了杯子。成吉思汗可是真的生气了。
“你怎么敢这样?”他大声喊道,“看我不抓到你,拧断你的脖子!” 他还没说完,鹰就飞扑下来,扑掉了他手中的杯子。成吉思汗气急败坏,他摘下弯弓,仰天向老鹰射去。
成吉思汗愣住了。他忘记了口渴,回头呆呆地看着躺在岩石下的那只可怜的、死去的鹰。 “那鹰救了我的命!”他大声喊道,“可我怎么回报它的呢?我把它杀了呀!”
现在的孩子读课文都能达到语言流畅,读课文声音宏亮。既然是让学生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情感,那么评价的重点就应该是学生的“读”对于课文情感把握的差异,可惜我们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语言比较单一,只有“读得真棒”“大家鼓掌”之类的话,从评语中既看不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也看不出读的水平差距,好像大家都一样,都是顶棒的,不需要再努力了。
再如一个教师在讲授《山沟里的孩子》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1:他们在寻找金钥匙。
生2:山沟里的孩子们上学的困难。
生3:他们去上学的路上走的时间很长。
教师展示答案,让学生齐读一遍。
从这几个学生的答案可以看出几个孩子的思维角度。孩子们没有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不同的答案表现出孩子对课文理解的不同角度。他们的答案各有各的道理,但是这样的答案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准确,是不是完整,是不是完善,这些是需要教师评价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答案,这是需要教师思考分析,并研究教学努力方向的。
在这一节课还遇到这样一个片段: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他们上学路上很痛苦。
生2:我们要刻苦学习,不怕困难。
生3:我们要好好学习。
生4:要好好学习,不怕困难。
生5:要好好学习。
生6:他们上学艰苦,我们上学容易,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
这几个答案显示了不同的思维层次,尤其是第一个同学回答出来以后,大家都笑了。第二、三、四、五个学生的思考层次基本一致,第六个学生的思维层级明显要高一些。教师在点评时,应该注意到这些差距。评点和引导的方向应该着重于这些差异,并引导学生向更高的层级努力。我想第一个学生的问题可能在语言表达方面,他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是说“那些孩子很艰苦”,但是在说的时候,不太理解“艰苦”与“痛苦”的区别。但教师除了笑笑,没有给予评价,这显然是不合适的。第六个孩子明显的思维能力要稍好一些,其他几个孩子的答案应该是看了课文之后,知道这就应该是老师想要的答案。如果教师再想想办法,让学生把思考的结果写出来,再提出字数要求,学生可能会有更精彩的答案。如果孩子没有更精彩的答案,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得更深入,或是给学生提供几个理想的答案,学生以后就会有参照的标杆。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容易忽视的是第一个孩子的答案,不少人认为这属于笨孩子,或是差生,简单粗暴的做法是直接让他们坐下,有的教师还会讽刺挖苦。对此,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一个案例值得大家借鉴:
王崧舟在一次,应邀借班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遇到了一个突发情况。在学到“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时,王老师执行了这样一个教学预设:播放《打击侵略者》中“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视频剪辑,随着画面的呈现和音乐的响起,并充满深情地为视频剪辑配着旁白“同学们,看呐!这就是邱少云,这就是烈火烧身的邱少云,这就是纹丝不动的邱少云,这就是千斤巨石一般的邱少云,这就是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的邱少云,这就是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的邱少云。你们看他的眼睛,你们看他的嘴唇,你们看他抠着泥土的双手。你们,谁也无法想象、无法体会此时此刻他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巨大煎熬、巨大折磨。面对这样一位战士,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
面对这样的预设有三个同学给出了精彩的回答,从思想、感情、态度都非常精彩,一切似乎都按着老师的预设向前发展。突然一个学生说:“邱少云,你真一个是傻瓜。”面对这样的回答老师一下子懵了,作为特级教师的王崧舟说出了一句不该说的话“傻瓜?你才是傻瓜!坐下!”此话一出,连他自己都傻了。这一瞬间就成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分水岭,本已推向高潮的课堂进程突然一落千丈、一蹶不振。在怒不可遏又不得不遏的尴尬中,这堂课课草草收场。
课后王老师认真思考了那个瞬间,学生为什么会给出那样的答案,是“装酷”,是“道德认知偏差”,是“有意捣蛋”,是“作秀以引发众人关注”,是“价值观异化”,是“本能拒斥死亡”?连续几天的思考之后,他终于灵光乍现。他明白了,给出那个回答的男孩的生命意识正在觉醒,敬“生”、爱“生”、顺“生”。至此,他坚信这就是男孩作出“惊人之举”的唯一可能、唯一理由。
终于在一年后,同样是借班上课,同样是《我的战友邱少云》,同样是预设。不同的是,当有一个孩子说“邱少云,假如我是你,我就打几个滚先将火灭了,说不定这个时候山上的敌人正在睡觉呢。”的时候,王老师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做出了精彩回应。他对孩子说“孩子,你不希望邱少云死,是吗?”得到肯定回答后又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将心比心,谁想死啊?谁不希望自己能好好地活着,是吧?这样的希望,不光你有,大家也有。不光大家有,我相信,在邱少云的内心深处也一定有——我要活下去。”当他发现孩子已经放下戒备于是,话锋一转,说道:“但是,作为一名军人,一名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此时此刻,面对残酷的战斗形势,面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我相信,一定还会有另一种声音在他的内心深处响起。大家听,另一种更加强烈、更加坚定的声音在对他说……”班上陆续有学生举起手来,三个,五个,九个,马上形成了如林的局面。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给出了精彩回答,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这里,我们看到王崧舟教师他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遇到同样的问题,他的处理办法明显要高明得多。我们在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时,这样的问题应该就在预设当中,处理办法我们也应该有预案。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对这样的情况多一份关注,课堂将会多十分的精彩。我们需要的是在思想上,树立一种观念,就是送给属于每一个孩子自己的评价。久久为功,班级中涉及到的孩子必将会成为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