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迷恋复杂,成熟以后向往简单;
年轻的时候迷恋沧桑,成熟以后向往力量;
年轻的时候迷恋深思熟虑,成熟以后向往傻气笃定。
所谓返祖,即从故作聪明的大人,变回真心勇敢的孩子。
1.
这是一个后知后觉的过程。
也曾迷信种种权威人士,关注过上千个公众号,买了满满一书柜工具书,连上厕所都在阅读行业文章,却依旧过不好生活。
那时大概以为自己很聪明,认为看过一些书,听过一些道理,参加过一些冠冕堂皇的活动,和朋友聊过一些想法,便掌握了世上诸种本质规律。
其实,现象很多时候比本质更重要,更精彩、更复杂。
能理解这句话的人,或许才是真的长大了。
冯唐有一篇文章里写过一段话:
“年轻的时候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常常将天地揣摩,希望终有一日妙理开,得大自在。人慢慢长大,喜欢略过本质看现象,一日茶、一夜酒、一部毫不掩饰的小说、一次没有目的的见面、一群不谈正经事的朋友,用美好的事物消磨必定留不住的时光。所谓本质一直就在那里,本一不二。”
2.
现象是你自己的,而规律是书本的、别人的、历史的。
世界在脚下,并不在书本上。
那些被本质迷惑而畏手畏脚的人,大多不傻,往往还有些智性,但也正因如此才会懦弱——被经验所绑架,而失去了自己的核。
而那些掠过本质,斗胆投身于现象的人,大多更能体会命运的偶然性,世事的不公开,不惧怕面对一切不确定。
世间隐藏着一个真相:世界是欺软怕硬的,过度掣肘于外界经验,便易失去自己的风格;越是把自己做到底,世界则处处为你开道,后世者排队为你写成功案例。
前几天在微博写下一段话:同样是干一件事,有一种人会设想出种种不利条件,然后问:我们能做到吗?另一种人先想到的是:好啊,我们去做吧!以前我觉得第一种人会赢,现在我觉得第二种人赢的可能性更大。
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意志力比“聪明”重要太多。
大概是渐渐褪去了那一层理想主义的书卷气,不再精英主义地寻找智性的匹配,而开始欣赏那些世俗、简单、勇猛、甚至有些傻气的人。
我喜欢跟他们做朋友,听他们喜怒哀乐,听那些热气腾腾为了生活而奔忙的种种小事,这让我觉得真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活成媒体报道中的成功者,那些小门面,小生意,三四个人的小工作室也是真实的个体,同样寄寓着大大的梦想。
规模并不是最重要的,生生不息的意志力才是。
因为世界的本质,是被【意志】驱动的,而不是【理性】。
这句话或许说得有些主观了,但在很多事情上是成立的。许多所谓“规律”,大多是事后产品,那是赢家们的sharing故事。每个人在过程里摸爬滚打的时候,谁不是一脚粪一脚泥。
若总想依赖着完美案例去生活,怕是会可悲的。丧失机会不说,最怕变成一个老气横秋的理论派。
这就是我一直恐惧的。作为一个喜欢读书,迷恋形而上的人,最恐成为一个说多于做的人,所以总会把自己推到一个不容退路的位置,一个接一个的环节,一个接一个的角色,一个接一个的任务,刻不容缓。
唯有如此,才能在心底缓一口气——原来自己多少还是有点执行力的。
3.
这种自我干涉,源于看透了自己是弱点——太“聪明”。
潜意识是明白的,这种“聪明”在害着我。如果不加以控制,它会主宰我的未来,终身软弱地栖居于可见的格局之中。
所以我一直不害怕所谓“聪明“人,他们的举止有据可依,有死穴和命门。我只怕那些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那些一门心思不管付出任何都要达到目的的人,那些笃定不已的人。
只有这种人,才能在紊乱狂沙中有所建树。
因为能从0到1有所建树的人,大多具备一种素质——盲。
那个把一开始什么都没有渐渐盘活起来的过程,一定是需要杠杆的,也就是要互相去撬资源。如果你不能骗倒自己,不能浑身有力,不能以点作面,卯着一股劲儿兜下去,而是来来回回全盘打算,查漏补缺,那么一定撬不动任何一方,得不到可以周转的第一笔资源,最终胎死腹中。
所以很多人说,创业者都是疯子,无论后来的故事多么光鲜,他们的开端都有着血腥偏执的一面。
这就是世界的真实。
4.
或许,这就是我这一类人的生之尴尬。
能困扰自己的,从来都不是不够逻辑,不够周全。这些东西对一个但凡有些工作经验的人来说都不难,混上一口饭是不成问题的。
但如果想要更多,瓶颈就很明显了——在已知世界里不管怎么组合归纳都不难,最难的是去开创一个未知的世界。
这也是真正困扰我的:去哪里寻找那个源源不断的意志力?唯有这个意志,才能驱动你快速试错、果断出击、bold十足地去对赌。
所以人最可贵的,不是理智世故,而是打得破那个看不见的玻璃顶——力量就藏于那个玻璃顶上面。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不顾外界眼光,不怕疼痛,抛下后路去撞开它,做一个有力的傻子。
世界的表壳是由种种道理编织而成,它哄得过聪明人,却挡不住孩子。
或许我们都有些聪明了,迷恋沧桑,迷恋老成,迷恋那些看起来牛逼哄哄的理论,但最好别这样,不然真的会丧失力量。
丧,是因为通了。但人如果太通,就软了。
年轻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
颜卤煮:89年白羊B型妞,短篇专栏作者,喜爱挖掘日常琐碎里深埋的小星光,愿它照亮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