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要素》里,板川荣治提到日本家居的一个现象,我觉得也是绝大多数中国家居的现状 —— 日本人十分讲究采光与朝南等条件,不是吗?但一到晚上,却又突然不关心光线的问题了。很多家庭无论客厅还是卧室,都是一个明晃晃的大白顶灯,所有房间都是亮堂堂的白光。
就算到了现在,人们对照明的鉴赏仍旧无知与浅薄,但这可能跟历史和心理有关。日本著名设计师面出熏回忆起战后的岁月,写道
Circline 这类的荧光灯在50、60年代崛起,成为战后摩登、富裕生活的象征。二战禁灯时期,人们为躲避敌军战机,在黑暗中度过漫漫长夜。战争结束后,白而亮的光让人们感到安全、安稳,驱走黑暗勾起的沉痛回忆。我祖父和父亲那一辈的人就不喜欢夜晚有一丝的黑影。”
回到国内,我们以前把房子装扮的很明亮,归根结底是为了追求幸福,那时候贫穷的家庭甚至是连灯也用不起的。到了晚上,住在家里很幸福的感觉估计就是亮的跟白天一样。不过遗憾的是,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度丰盈的时代,人们对灯光认知却依然停留在那个贫穷与混乱的年代。
好的室内照明设计一定是该亮的地方亮,该暗的地方暗,这样整个空间才会有层次感,才能像电影的英国街道的老宅子那样呈现一种优雅的氛围。让光明与黑暗相互映衬,相辅相成,制造出光与影合理的反差和平衡。
然而这种理念其实对灯光的控制要求就高了,沙发边有落地灯,桌子上有台灯,书架边有壁灯,有床头灯,还要控制许多灯,加上一些不同亮度的调节,如果是单纯用以前的开关的话,确实够麻烦,索性现在的智能产品已经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最近一直在思考照明产品的创新路径在哪里。以目前的技术基础,产品基本上都是在做优化和复制,除非有像节能灯替换钨丝灯、LED 替换节能灯这样的发光材料的更替,在整个产品层面上的创新空间已经不多了。
一个品牌想要对消费者产生影响,从物品的使用方式、审美提高这种软性的层面入手占领心智,脱离功能、参数层面的比拼,更容易打造出差异化(产品本身的差异化空间太小了),但这是个长久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尤其在室内照明这个领域,现有的用光方式离「优雅的用光」着实有一段距离,这其实是个大机会,尤其很多所谓的大牌厂商也并没有关注这一块。当然这个也是最难的一部分。首先你得理解到什么样的灯光是美的,是优雅的,光这一点已经很难。如果能做好这种「意识形态」输出的话,那对市场而言就是无往而不利。
Make something wonderful, and put it out t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