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大乱之后是大治。上海的出租车行业告别了混沌的2018年迎来了2019年。许多同行在彼此交流的时候,都对未来有了一丝迷惑。不知道2019年是否还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对此我个人表示乐观。
本人从事出租行业25年,不敢说对这个行业了如指掌,但至少我可保证的说我对这个市场非常的了解。而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致辞当中特别提到了出租车司机这一个群体,也预示着2019年必将迎来出行行业大整合的一个阶段。
而我个人的理解是:市场回归理性;行业重新整合;监管日趋严格;准入门槛必将提高。
那么我为什么敢这么说,是因为历史上已经有活生生的例子。《旧唐书.魏徵传》李世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想这句话不用我解释了,意思大家都明白。美国在上个世纪20年代起,对出租车行业实施准入和价格管制。半个世纪后超过20座城市,而且绝大部分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全部或部分解除了这类管制,但由于解除管制的效果,非常不理想,又导致了这些城市几乎都恢复了出租车行业准入和价格管制。
那些反对出租车行业管制的理由是:自由市场能够最有效的分配资源,为出租车乘客提供最佳的价格和服务组合,因此鼓励竞争及创新服务,是放宽出租车市场准入的主要目的。他们认为市场自由准入能够促进服务品质提升以及价格的降低,并有利于创新服务。这种观点对于解除出租车行业管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965年至1983年。以鼓励竞争和鼓励创新的目的下,美国和加拿大18座城市废弃了出租车准入机制。
然而当出租管制体制放松后,无一例外导致了这些美国和加拿大城市的出租车数量过剩,供应过剩后,每个驾驶员的营收大大降低,有些已无力维持最低的收入以及更新车辆的要求。那些路边扬招比例比较大的城市,80年代后期很快就恢复了管制体系。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对了,这就是目前网约车的翻版。网约车刚刚面世的时候打出的口号就是打破行业垄断,提升乘客的体验,减少人们等车的时间等等一些所谓的理由。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资本的介入下,网约车已经改变了初心。他们疯狂的吸纳各种不合规的车辆,加入网约车行业。但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市场是有天花板的。
我在几年前曾经参加过市交通委主办的一个座谈会。会上行业领导曾经透露出一个数据。就是当时的出租车每天的运载次数大约在每车每天四十次左右。上海的出租车一共接近6万辆(含郊区)。那么每天也就是240万单左右。早晚高峰期还有30%的缺口。我们把它通通算上去,每天也就是在300万单左右。
而有数据表明在上海地区注册的网约车数量已经达到几十万辆左右。虽然可能活跃的车辆不是很多,但这个基数是非常庞大的。没有门槛,没有准入机制。每天都有新人加入。然而这个市场容量却是有限的。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必然将逐步减少。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各位不妨从网络媒体上去看一些相关的新闻。
对比两个案例,其实发现大致脉络基本一致。因此我个人作出判断:出租车行业必将回归理性。必将设立准入门槛。必将融合发展。即:出租车网约化!网约车出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