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在我的记忆中,好象童年大部分时光是在姥姥家度过的。
离姥姥家大约有十几里的路程。途经三个村庄,还有一条小河。从十来岁时起,我就一个独自去姥姥家了。当然了,那时没什么车辆,不用担心碰撞;民风淳朴,不用担心拐卖人口的;男孩子皮实,不用担心磕磕拌拌的。有时,顺路还在清清小河里捉会鱼虾、逗留好长时间。
我有四个舅舅一个姥姨。吃住,跟着老姨。玩,与众多表兄弟姐妹在一起。
那时孩子们是散养,野惯了,淘惯了。不用上这个那个的"兴趣班","补习班"。大人很放手放心,到饭点姥姥一喊,"吃饭了"。各回各家找饭吃就可以了。姥姥家住在半上坡上。屋旁百米左右有棵杏树。中午,表兄我们几个不午休。早就商量好饭后去摘杏。不是摘,树高爬不上去;也不是摇,杏子还没有熟;是拍,用土坷垃去拍。一中午也拍不下几个,还是酸涩的,但心里是甜的、快乐的。
麦收以后,欢乐多多。麦秸秆堆在生产队的大场里,像小山一样高。小伙伴们分成红军、白军,你攻我守。守的一方占据麦秸垛顶,滚木雷石,势如破竹;攻的一方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直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枪林弹雨,喊杀震天,丢盔弃甲,人仰马翻。当然了,没有一个牺牲的。有一个半个挂彩的一一衣服破了、鼻子出血了,也是自认倒霉,不准告诉家长。否则,就是"叛徒",下次就不带他一起玩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假期,一般去刨草药,主要是远志、柴胡、丹参。捉蝎子要等到雨后,带一个瓶子、拿一双筷子,去山脊山岗去,掀开石头发现后,立即用筷子夹起来放到瓶子里。瓶子光滑它爬不上来。卖药材收入所得买来纸笔上学用。很少买块糖什么的解馋。
修建水库,库区移民。姥姥家搬迁到了没山没水、没林没草的平原。老房子拆了,如今已成废墟。但我每每还是去看看。遥遥望去,鞠几个躬、磕几头。走得再远、飞得再高,童年趣味也难以忘记,因为那是出发地、起飞处。这大概也叫不忘初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