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数字乌托邦》一书,至目前为止,印象最深的两个小节分别是“加州的国王们”和“数字佃农”,对于“加州的国王们”阅读一遍后,完全不懂作者要表述的内容,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数字佃农”,是我阅读一遍后就非常喜欢的一小节,让我了解到社会网络的本质,接触到注意力经济、现金经济新的概念,同时,作为一名即将要从事产品相关工作的人,引出了如下思考:
(1)面对互联网产生的内容呈爆炸式增长的形势,如何让产品的内容产出更具高质量、更受目标用户喜爱;
(2)面对网站流量增长越来越集中的现象,如何保证我们设计或运营的产品依旧在这个“流量集中区域”,亦或者是如何让我们新设计出的产品分一杯“流量集中区域”的羹。
面对互联网不断变化的技术和不断更替的产品,作为一名产品小白,还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和探索的知识和经验,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学习前辈们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上有所建树。接下来,我将“数字佃农”小节的内容贴出来,做记录的同时,也欢迎志同道合的好友们共同探讨关于互联网产品的话题。
数字佃农
社交网络中充斥着各种花哨的表情符号,如果去掉这些外在的符号,我们就会发现其残酷的本质:社交平台赋予大众生产工具,可大众却不拥有他们生产的东西的所有权,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有效机制,它能从大量免费劳动力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中获利。
最近有一份关于网站流量分析的文章印证了这一观点:虽然近些年来互联网产生的内容呈爆炸式增长,但网站流量的增长越来越集中。2001年,排名前十的网站浏览量只占整个互联网浏览量的31%,2006年11月,这一数字已经上涨到了40%。网站流量越来越集中,而这一时期互联网域名的数量也翻了将近一番,从290万涨到了510万。
然而数字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两大社交平台——MySpace和Facebook的网站流量合计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17%,它们的成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流量越来越集中的原因。MySpace以及Facebook网站的内容主要由用户产生,用户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评论、更新状态,发布照片,上传视频及歌曲。事实上,每个用户的主页就像一个小网站,如果我们不将用户的流量算在内的话,就会发现网站的流量几乎没有增长。每个社交平台都拥有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由无数的用户自主创造的。
事实上,真正集中起来的不是网上的内容,而是那些内存产生的经济价值。MySpace、Facebook、YouTube、TripAdvisor以及其他互联网公司都意识到了将生产的权力交给用户而保留内容所有权的好处。社交网络的使用者以为他们只是在跟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兴趣和观点,但事实上他们是在为运营这些社交平台的公司工作。为Yelp写美食评价或在亚马逊网站写书评对于用户而言并不会产生任何利益,但这些内容会给相应公司带来好处。
这是现代的佃农制度。就像美国内战结束后的南部一样,社交平台给每个人分配一小块虚拟土地,让用户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自己的互联网作物,比如发布文字或照片,然后平台就会利用这些内容来吸引广告,赚取利润。这些数字佃农一般都很高兴,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剥削,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自我展示或者进行社交,而非挣钱。而且他们个人产品的内容价值非常小,只有将所有用户的内容集中起来才有利可图。换言之,佃农在注意力经济中玩得不亦乐乎,而互联网商业公司则在现金经济中如鱼得水。从这个观点来看,数字领域的注意力经济与现实世界的现金经济密不可分。注意力经济只是通过产生廉价的方式获得收益。虽然现在有许多人都在互联网中创造分享内容,但是只有少数人能最终从中获利。
上一篇:墨菲定律-打破思维的墙
下一篇:数字佃农之“沉浸式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