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胡小宝发的朋友圈,四只黝黑的手臂拼凑在一起,比的不是颜色,是受的罪。
胡小宝是我面试某快消公司暑期实习项目时认识的朋友。当时一群十个人被分成两组,辩论。都说快消群面就是撕逼场,表面上一派和气你来我往,暗地里刀光剑影你踩我我扇你(事后跟另一组的同学交流,发现他们还真是这样)。我们这组却是真和谐,然后稀里糊涂的,我们两个就成为了十个人中唯二进到最后一轮的人。
但最后我被筛了。
现在看来,不得不说,hr和经理看人是真的准,我最后被筛筛得是真对。近40度的成都,高温预警都发布了几波,还得骑着摩拜穿梭在大街小巷里送货,衣服湿成了深一道浅一道的渐变色,手臂却黑得很均匀。
再回到面试时,我应该做不到底气十足地说:“我能吃苦”了。
这苦 换我是一定吃不下来的。
这家快消行业名头是绝对够响的,说起来在这家公司实习,那多洋气。但实际上,是人前也不见得光鲜的活路。他跟我说,成都这边四个实习生,已经辞职了两个了,重庆那边已经辞了一个了,过两天还得走一个。其实这时整个项目已经过了三分之二了。很多时候我们刷朋友圈,只能对别人快乐的事感同身受,对他人的苦和难多数时候都是麻木的。但他偶尔一发记录,即使是半洗刷的语气,也能让我体会到其中有多难。
我真挺佩服他的,他倒说不觉得累,挺好耍的。
这样沉得下心,吃得了苦的人,今后的格局已定不会差吧。
我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人力资源实习,公司虽然不是BAT的档次,倒也还算知名。一个月筛了无数简历,各种层次的人都有。发现其实很多人毕业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的公司层次也差不多。有的人做几个月觉得不适合自己就迅速跳槽了,以为新的工作会轻松一些,结果跳槽跳成了习惯,毕业一两年,简历上三四段不同公司甚至不同行业的工作经历。有的人沉潜下来了,安安心心积累两三年。这两种人再跳槽时平台已经不一样了。我不相信前一种人的工作真的比后一种人难到哪儿去,但“纵容”就是0和1的区别,逃避过一次,今后在同样的处境中时还是会采用让自己最舒服的方法处理。
庆幸现在我还在实习期,有试错的机会。三个行业,两种工作,也许我还没有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但我至少排除了一些我不喜欢的选项和现在想对适合我做的工作。
然后,秋招就要开始了。下一次选择我要对自己对今后的公司负责了。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都会有不满意的感觉,我希望如果有一天自己产生了一丁点儿“我的工作不应该是这样的,得换”这样的念头时,能及时想起今天学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