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读着这首励志咏叹诗,就想到这诗的一个小插曲和曾经有人对成年后的主席的诗风骨韵的评说。
在我一生中,我最崇拜、敬仰的人是毛泽东。
在我一生中,仅有二个偶像。第一是毛泽东,第二是“没有奴颜和媚骨”的周树人——鲁迅。
下面讲一讲我第一偶像(也就是轶事中的山伢子——毛泽东)的轶事传闻吧。
相传的一天,私塾先生因有事外出半天,临走吩咐弟子道:“你们要把中庸、大学背下来,下午我会抽问的,一定要认真的熟读牢记”。
办完事的先生 ,急急忙忙来到教室,本以为是书声朗朗的热闹的教室,确空无一人的。本就赶路疲惫的先生,被眼前的一幕给震惊了。违背师训的这帮弟子让先生此刻恼羞成怒,怒发冲冠。
池塘里游玩得正酣的弟子嬉戏打闹声,招来了先生。先生的突然造访,让弟子们不知所措,一个个迟疑不定的眼神望着拉长了脸的先生,一声不吭的面面相觑,心里暗自神伤道“又该挨一顿臭骂了……”
先生缓过气,用手指着水里赤裸裸弟子们厉声呵斥道:“谁给你们的胆跑这里来的,简直就是无法无天,把我的话也当作耳旁风了,你们这是要翻天了吗?岂有此理……”
一个胆小的弟子畏手畏脚的用手指了指,先生随着弟子的指向,走到了三伢子身边,正想开口训斥时,突然压住怒火。心想训斥也得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吧,不然有失先生风度、儒雅。然稍着镇静道:“山伢子,中庸会背了吗?”,山伢子回道:“会背了,先生”。那“大学会背了吗?”,“会背,先生”山伢子回答道(这里概指一段,不是通篇)。
山伢子从小记忆力就特好,稍加用心就能记住。据说山伢子的母亲“文七妹”是“文天祥”的第22代后孙。先生眼看没辙了,就发难道:“那会写诗吗?”,山伢子道:“会一点”。
沉思片刻后的山伢子:“独自池塘如虎踞,”
“然后呢”先生追问道。
“绿荫树下养精神。”
“然后呢”先生又文绉绉发难道。
“春来我不先开口,”
前两句先生还没有太在意,听到这句就有点上心了,心里暗想我倒要听听你下面怎么写。
“哪个虫儿敢作声。”
山伢子话音刚落,先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闻后吓了一跳,不觉打一个寒颤。
片刻后,先生不由自言自呵斥道:“你这伢子口气好大,简直就是狂妄”。
山伢子的诗,让先生把山伢子来学堂的所作所为和他的性格、天赋异禀快速的捋了一下,然后脸色来了一个大反转。便窃喜道“三伢子,你没让先生失望,我也没有看走眼”,然后微笑的对弟子们道:“今天的事就翻篇了,下不为例。但,今后大家一定要好好的念书,好好的像三伢子学习,学习他刻苦、用心的学习态度”。
主席写出这首诗时,才十八岁。这也足以看出他从小就有远大理想和抱负。小小年纪就能想出如此霸气、傲世天下的诗句,实属罕见!
在中国文坛上,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主席的诗:
比李白的思想浪漫、清新飘逸、高远、博大,还多了一分战天斗地的现实色彩;
比辛弃疾激烈、感怀、壮志未酬,多出一分百战归来的气定神闲;
比苏轼的淡然豁达、笑傲风雨,多了一分人定胜天的意志。
所以,我们学习诗词诗,可以多看看主席的诗词,它不仅可以得到传统诗词的启蒙;还能深入主席的精神世界,发现诗词中蕴含的力量美、崇高美 ,从而不断涵养自身,有效拓展生命长度、宽度和高度。
记得高中老师这样说过:文崇马克思,诗拜毛泽东。
有人说,主席的诗词特点是大美意象:豪迈、悲悯、宏大。他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大诗人。两种身份相互重叠、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他的诗作具有了一种前无古人、独步峰巅的大美意象。这种大美,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豪迈气派。自信、乐观的英雄主义豪气,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投身和主导的革命伟业刚刚起步,尚未经历太多的坎坷、体验太多的磨难,因此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明净、清朗、纯粹,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情怀。即将导演历史大剧、问鼎神州大地的青年诗人纵目天下,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在这幅山水大画中,众多船只乘风破浪、穿梭往还;矫健的苍鹰在万里长空大秀身段,姿态俊美雄健,动作刚劲有力;鱼儿在清澈的水中信游曼舞、恣意嬉戏——这正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画卷,是意气盎然、生机勃勃的青春画卷,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期许的历史画卷!这样的乐观主义基调从此就在他的诗作中沉淀并固定下来,成了毛泽东诗作的生命基因,即使在最恶劣的政治、军事条件下,也没有动摇过,更不曾改变、遗失过。在人民军队“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井冈山时期,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恶局面,是“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镇定;在初创赣南闽西根据地的艰难岁月,是“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喜乐情绪,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迷人味道;在突破敌军围追堵截的长征路上,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热烈景象,就连千里雪山都是白光粼粼、遍地灿烂,与红军官兵同开颜、共欢笑。面对“高天滚滚寒流急”的形势,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气息!这岂止是大地的微微暖气,分明是诗人的表情、心情,古今中外哪个诗人有此等豪迈?
二是悲悯情怀。毛泽东虽然是一个在政治、军事舞台上叱咤风云、千锤百炼的巨人,却从来没有失去一个普通人的正常情感,最让他揪心动容的是百姓的苦乐悲欢。得知老百姓食不果腹的时候,会难过得流泪;听到某地根除了某种传染病,又兴奋得失眠。在遵义会议顺利结束、红军取得战略上主动地位的有利形势下,呈现在他面前的景色却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落日西下、万山红遍、让无数文人墨客倾倒折服的壮丽景观,在毛泽东的眼中却像是遍地鲜血,令人触目惊心!那个时候,他想到的一定是牺牲在刑场上的一个个亲人,是倒在血泊中的一批批战友,因此心潮起伏、心绪苍凉。吟诵夕阳的诗句很多,比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等,都是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相对毛泽东的“残阳如血”,内涵、气象就单薄了许多。将“夕阳”视作“残阳”,凸显它的残缺性,由夕阳余晖联想到血染疆场、血洒征程,并因此而伤感、沉郁的,似乎只有毛泽东一个人。这种意象的形成和表达之所以能够成为毛泽东的“专利”,是由他的特殊经历和身份决定的。
结尾用主席的《沁园春·雪》呼应吧。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