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晴天 风
大风过后,天气甚是给力,今天又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不约而同的再次选择了颐和园。
毕竟已经过了小雪的节气,虽然天气晴好,体感还是有些清冷。经过西苑桥,沿着路一直往西行,就到了新建宫门,相比于熙攘的颐和园东门和地铁出来的北宫门,这里还真可算上人烟稀少了。
买了门票,顺着台阶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即是那宽阔的昆明湖。
湛蓝的湖水映着大片的蓝天,远处的湖水在阳光的照映之下泛着波光,一层层的涌浪而来;近处的湖水已经结冰,厚厚的冰层之下不知道还有几深几许;阳光强烈的地方,有些冰块已经融化,剩下一大块儿一大块儿的如玉一般透明的冰飘零在岸边。
抬头望去,天空是那样正经的蓝色,朵朵形态各异的白云浮在空中,像从机舱看出去的那样错层分布,有高有低,有近有远。不经意之间,云朵倏地变换了形状,大大的棉花糖分割成一簇簇的小部落;或者是很多个小群体又组成一个大棉花。或许他们也在上演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戏码。又过了一会儿,花团锦簇的云却都集体隐了去,然后又是一阵风起云涌,瞬息万变,周而复始,原来风云变幻竟是如此这般。
往北看去,远远的即是那万寿之山。苍山绿水,湖光山色。
天气太好,手机随手一拍,不用任何软件的加持,即是一帧明信片。嗯,还是有些说大话了,画面有些虚。权且这样吧,表达一种真实感。
为了避开北线的旅游团,今天我们照例是要走南线的。
往南行一两百米,绕过玲珑亭台,就是那著名的十七孔桥,能工巧匠们的作品还栩栩如生得伫立在桥的两侧,而那些创造这些艺术品的工匠们却不知已经魂飞何处。
那些憨态可掬的小狮子要么在狮妈妈的威严大爪之下,要么在妈妈的怀抱中淘气得倒立着,要么跑到妈妈的背后挠痒痒去了…无一不透露着纯真和幸福。
下了十七孔桥,顺着路一直南行,两旁三三两两的人群,有蹒跚学步的萌萌娃,有朋友相伴的健步团,有老夫老妻踟蹰携行,也有蹦蹦跳跳的孩子们。
远远的看到湖水中有三只水鸟还是鸭子?或许是鸳鸯吧,他们自由自在,时而惬意的浮游,时而潜入水中,是捉迷藏还是吃小鱼,或许只是因为水里更温暖一些吧。我们只是艳羡他们的自由和惬意,而并没有看到那翻动的水掌。
走到路的尽头就是颐和园南门,右拐有一座陡峭的石桥名叫绣倚桥,气喘吁吁地爬上去又小心翼翼地走下来。走到对面,灰白色的石桥石雕,潺潺流水中隐映着蓝天和白天,若不是看到石桥在水中的倒影里还冰封着那翠绿的柳叶,还真的以为是来到了那如烟若梦的江南水乡。
过了西堤一直往西,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藕断残荷,枯藤老树,也是另一种风景。
绕得过那些囚禁的建筑,却绕不过颐和园那厚重的历史,无论是在蓝天白云之下,抑或是雾霭沉沉之中;无论是在朝阳抑或在落日里;无论度过了怎样的春夏秋冬,它也只是静看着这片大地上几百年来的兴衰荣辱。
历史原本就由不得我等平民来评说,引用明代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来作为结尾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