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祖国的西北,有莫名的喜欢。
毕业后之所以来到西安工作,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这一点的影响。于是工作之后的每个假期,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往西北走,青海、甘肃、西藏宁夏……
不知道自己这份偏执来自哪里,直到这个五一我又去了趟青海甘肃……
五一假期第一天早上醒来已是八点半,觉得假期不出门就有种浪费假期的感觉,于是就拿起手机查了去西宁的列车,犹豫了几次之后终于订了票,起来收拾东西,由于略仓促,耳机、手表都忘带了。
走的时候还带了本书,想着在路途上翻阅。一上车,就是找耳机,发现耳机没带,这一路都会缺少音乐的陪伴;从包里拿起书,翻了有十几页的样子就开始睡觉了,摇摇晃晃,一路到西宁。
车至西宁,从西安三十来度的气温一下子跌入十几度,从包里翻出了薄羽绒服穿上。天空没有前两次来那么蓝,空气依旧不错。街头的人不是很多,虽然这是个假期,与西安等城市公交景区人挤人的情景相反,街头倒略显冷清,四五月份还不是青海的旅游旺季,人不多也是正常,这也是我选择来这里的一个原因。
一个人的旅途,孤独是难免的。
晚饭后,一个人去莫家街附近去转,过道口出,风吹的厉害,塑料袋随风而起,呼呼啦啦,而一个旅游咨询的摊位依旧再招揽游客,虽然游客不多。一路上不停的拿起手机在跟朋友聊天,给他发着街头的小视频,无形中有种炫耀自己的潇洒。夜晚,回到旅社,楼上玩了几把狼人杀游戏,人散去,只有我还有一个大学生留下,闲聊起来,大二的男生依然青涩稚嫩,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我跟他提起自己一个人的远行经历,讲着一些不是道理的道理,他频频点头,仿佛自己很有谈资。后来聊到情感,我一笔带过,他却话多了起来,我成了一位听众,交流本该如此。是夜一点半,各自回房休息,他第二天要去青海湖、茶卡,而我还没有太多打算。萍水相逢,后会有期。
第二天早上九点多起来,去东关清真寺附近转了一圈,东关清真寺广场在修缮,走了一圈,直到不想再转,返回旅社,订了下午去兰州的车票,准备回去。这次离开,我丝毫没有留恋,之前过来走马观花,表面的假象让我觉得这个地方挺好,直到我开始去了解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不过如此。作为游客,可能很多时候我们去到一个地方,以游客的身份会觉得真个地方挺好的,这种新鲜感会带给人一种满足、一种留恋,而当我们再次或者更多次来的时候,伴随着新鲜感的消失、伴随着你要开始体验这里真正的生活的时候,突然觉得,这里不过如此。
西宁开往兰州的动车,女生面向车窗,窗外的景色一晃而过。
“即便是分手,能让我再见你最后一面吗”
“前几天我一直没有感受到你的话里有这个意思”
“是我不好,我以后再也不会那样了”
“我很爱你”
我坐在女生旁边,有意无意的听她讲话。
电话里,女生语气卑微,听得出来男生分的坚决。
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把卑微留在最后一刻?
为什么我们总是对别人很宽容,而对自己身边的人很苛刻?
为什么平常生活中不能放低一些身段,而到爆发的那一刻委身相求?
生活中,希望我们都能对身边的人多些包容和理解。
兰州,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名字和地方。狭长的地理位置极大地限制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混乱的街道、凌乱的建筑是这座城的特色。
去兰大,找到好友,一起去吃饭。学生的单纯和质朴一览无遗,即便是30来岁的博士。吃完火锅去酒吧坐了一会儿,一箱百威让大家喝的兴起,伴随着昏暗的灯光和嘈杂的音乐,大家玩起游戏下酒。从酒吧出来,深夜的兰州这个季节依然有些凉,经不住风吹和寒气,一哥们儿吐了起来,摇摇晃晃回到学校。在宿舍里,和好友闲坐闲聊,聊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对于大家是公平的,又是不公平的,我们也许能选择的就是自己做什么。夜里两点,睡觉。
第二天一早起来,便赶往车站,回西安。
走的倒是着急,其实我心里也急,急着回去,不知为什么,心里突然就觉得在外面跑也没太大意思,这一刻,我发现变了。不再刻意强求假期非要出来跑,没有必要非得刻意给自己贴上标签,没有必要非得出来证明这个假期自己过了,没有必要非得发个朋友圈告诉自己我来这里了。
原来,我的心智还不成熟,还需要表象来证明自己的内心,这就是偏执的原因吧。
结束,也是一种开始。
以后,我肯定还会继续去很多地方,但一定不是之前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