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认真地记住这两个日子吗?
5月第二个星期是母亲节
6月第三个星期是父亲节
《再年长,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
对朱自清《背影》的最深印象是父亲胖胖的身影,攀爬过马路栏杆,翻过月台,为朱自清买来朱红的橘子。那时候我是因为父亲为“我”去买好吃的而感动,而今,二十岁的自己再看这篇文章时却有不同的感悟。
/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这是文章里的一段话。
二十岁的朱自清要回北京读书,父亲要去南京工作,因为同路便一起走了一段路。到南京时,父亲因为事情忙,自己没办法送行,便托一个熟人给朱自清送行,并不断对茶房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朱自清,不要忘带什么东西。在朱自清看来,这一切不必如此麻烦,上学这么久,路都很熟悉了,父亲何必如此担心。可是,最后父亲因为担心自己,还是了请假来给自己送行。
我们是生活是否也是这样?
每次要出行,家人一定会絮絮叨叨,我们很容易会不耐烦地说,“我都这么大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家人就会说:“因为我们是你家人啊,不管你多大,只要你不在身边就会担心啊。”
我有次和一个人抱怨说好烦,为什么其他事情都不关心,唯有出行一事如此紧张。对方听了很生气,说:“因为他们爱你啊,关心你的生命安全就是对你最大的爱啊。”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们为朱自清《背影》父亲的行为感动了这么多年,却也厌烦父母絮絮叨叨这么多年。我们努力地表现出自己很独立,不必如此担心的样子,可父母似乎对自己的成长视而不见,每次出行必定和你说着一样的嘱咐,“上车不要睡觉!不要上黑车!包包要背在前面,小心小偷!衣服有没有带够,天气转冷,不要再感冒了!东西再检查检查,有没有漏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