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屈原这个人是通过读书看到的,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懂得不多,只知道他被定义成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身汨罗,守护对楚国的忠心,所以我对于屈原爱国这个身份是认同的,但是却不懂一个主动寻死的诗人为何伟大。在我们的字典中,伟大的人难道不应该是保家卫国、血洒疆场的将士吗?不应该是为民请命、敢于抗命的士人吗?不应该是拯万民于水火、敢为天下先的大君吗?为何屈原称得上伟大,为何后人对其的推崇这么高呢?
心中的不懂和疑惑,吸引了我,在心底生根发芽,想要更好的了解这个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诗人。渐渐接触,通过读史,观文章,更是知道屈原是一个为了心中的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当第一次接触“虽九死其犹未悔”评价屈原这句话的时候,深深感受到这个评价恰如其分,淋漓尽致的概括了屈原的一生和对信念的坚定。然而此前在接触过这句话的时候,隐约中看到过这句话是屈原所写,但在当时,我几乎不加思考的否定了,因为我不相信一个人对生命的苛求能做到或者我认为的提前预料到的虽九死犹未悔。天真的认为这是后人的评价,对屈原一生及生命终结的最好的总结。但是在以后的某一刻,当我读到屈原的文章《离骚》,有这句话的时候,我震惊了,根本没想到屈原能做到他曾所说的更是他所追求的存在,这不是后人对他的的评价更不是自以为的预料,而是他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的践行,是求索真知、知行合一的最好践实。那一时刻,我是惭愧的;那一刻,真正的从心底开始尊崇屈原。
然而尊崇不等于认可,我依然执着于后人对于屈原崇高的评价。岁月的流逝以及年龄的增长并不等于明白,然后年龄增长最大的好处就是书读的多了,人生的经历也多了。书读的多懂得就多了,经历多了阅历就丰富、视野就开拓了。等待某个合适的时机,某一时刻,再读到某句话,这句话引发思维恰如醍醐灌顶、高屋建瓴一样,一切突然眼前明亮、豁然开朗了,所有的一切都明白了。
不究其一生,不看其文学成就,单单看他的爱国,屈原一定而且必须是伟大的。武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西周到东周,春秋战国,共八百余年间,诸侯纷争兼并,人才摩肩接踵弃一国奔另一国如过江之鲫,典型的文有卫鞅、李斯,武有乐毅、孙武,外交则苏秦、张仪为代表,其中最著名的是杀妻求将、母丧不奔在哪国哪国强的吴起。吴起在鲁则大败齐军,在魏则占据河西全地威压秦国二十年,在楚则强国三年最后谋与七十余家的权贵同归于尽。在那个年代,何为家国,何为忠义根本不知所谓,也没有人去探究。屈原出身楚国王族,以其杰出的才能让楚国一度强大起来。但是怀王受信谗言,贬斥疏远屈原,最后武关受骗客死秦国,老子无能儿子也弱智的顷襄王更是流放了屈原,但无论屈原受什么打击,什么样的挫折,都始终以强大的意志、饱满的热情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自己的楚国,哪怕一点汗毛也不留给自己。不过当屈原听到楚都郢城被攻破的时候,屈原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城破国灭,他心中的最大的精神支柱倒塌了,人生再也没有意义了,活在世上的追求已经凋零,还有什么生存的必要,浑浑噩噩中投身汨罗。
也许有人认为屈原行为的愚蠢,但是是否想过,屈原完全可以像其他春秋战国士人那样,在母国不如意则投身其他国来施展自己的才华,亦或去更多的国家,证实自己的才能,证明母国君王的愚蠢。更或者有的身在他国展露无比的才华却赤裸裸凶狠的报复母国,其中以张仪、范雎为甚。但无论如何屈原都没有去做,而是一直以一腔饱满的热血投身于母国的一切,爱她所爱,思她所思,为她承担伤痛 。无论母国她是贫弱或强大,无论卑贱或高贵,或她天命不在,但仍一直为她而战,不离不弃,直至永远。国在人在,国亡人亡,对于屈原,国就是他的一切。
为国而战,为国而死,国就是屈原的生命,他的所有,把一生献给自己的国,这是最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屈原身上完美的体现。而这一切在自中国始于屈原。
很难想象到这一切能体现在屈原身上,自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部落开始正规化,分散起来则为家,统一起来则有了国,何为家国,何所忠义,无人知道,也没有明确的界限。春秋战国虽百家齐鸣,但更多的是纷争,国与国的互相攻伐,人与人的争斗,不知生命价值意义的所在。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混浊不知行之所在的历史局限性下,屈原以正如他所说的举世皆浊我独清那样展露出家国情怀、爱国思想,这是极其难为可贵的,对此后中国国家一统、忠心爱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自屈原投身于汨罗起,中国的家国观念诞生,爱国主义思想萌芽了。
从这里看屈原配得上伟大,称得上我们后人对他极其崇高的评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伟大诗人。此后的一百多年,又出现了一个牧羊十九年的苏武,看似无所谓,但却代表了中国民族主义观念的形成,之所以以汉为指华夏族,正是有了大汉四百年余威如苏武这样的人存在。其实如屈原一样的存在的人,他们不单是人,更是我们的民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