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教授,打了谁的脸?
文/燕赵北羽
《大染房》里的六哥陈寿亭,是作者陈杰描述的一位乱世商业奇才,文化不高,但是人性充满光辉。通读完作品之后,你会发现作者也自称文化不高,然而手下的助理却都是高材。怎么来看这种现象呢?我想,作者在作品中加入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那就是德在智先。
陈寿亭是个孤儿,乱世里险险冻死在街头。第一次使诈心,上了通合染坊的大门。他以厂为家,苦巴苦业,年纪轻轻就辞掉了良心奸诈的师父,做上了染坊的掌柜。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通合染坊做到了周村城最大。老掌柜也没有亏了他,收他做了自己的女婿。冥冥之中,我们来这样看问题,这个精明的小六子,以厂为家,做到最后不还是全为自己做的吗?
与卢家合作,将染厂开到了青岛。战败当地孙氏企业,一战成名。他的商业才能陡显。也开始呈现出他的人性光辉。尽管他战胜孙氏企业的手段,我们看,并不太拿得上台面,然而,这就是对付流氓的手段。是因为孙氏企业的挑战,大洋马施用了美人计。而陈寿亭来了一个将计就计。
他没有文化,但是身边不乏有文化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最佩服的是卢家驹的父亲卢老爷子,而卢老爷子教他的一句话,也让他受用终身: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卢老爷子也好,林伯清也好,再加上山东省最高的苗瀚东也好,这些人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承人。后面两位,因为商业的原因,有机会见识到国外的行行业业,算得上东西合璧的一代人。他们知道什么是大义,保持着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民族气质。这些人影响了不识字的陈寿亭。学不再多,而在于用。
其次,是陈寿亭身边左右不离的卢家驹,这个风流少爷,没有吃过苦,还留过洋求学深造。对于中国的传统有一种传承,但是对于外国文化也接受,并略微倾向于后者。
我们看他风流,先后与不少美女共享床弟之欢,可能感觉此人无耻。但是,这还是犯了一个什么毛病呢?就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的人物。那个时候可以纳妾,可以嫖娼,风流倜傥加之金钱不缺的卢家驹,在当时算得上绝对的抢手货。其实,即便是放在现在,有多少女人也心甘情愿地走向了那种“宁可在宝马车里哭泣”的小三之路……
这个读外国大学的留洋博士,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在一个文盲手下当助手,平时工作基本上就是念念报纸(当然,遇到大事儿的时候,他也不含乎。),用卢家驹的话来说:六哥,是您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在这颗大树之下,我好好乘凉就行了。每天不用那么辛苦,我睡个安稳觉没问题吧。
陈寿亭与妻子采芹评说这位风流的大少爷,也认为他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己不能做什么。话虽然简单,但是扪心自问,其实能做到这一点儿的人有多少。老子说:知人者强,自知者明。哪里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呢?回顾看看经历的人,有几个敢说自己做到明了呢?
陈寿亭发财了,当了大老板,买了洋车,回周村城第一件事是做什么?不是拜见老丈人,而是带老婆一起给当初施舍自己点吃食的锁子叔叩头。这是什么?不忘本。你可以说他做秀,但是这种秀就应该做。用陈寿亭自己的话来讲:我就是要让他们看看,好人就应该要有好报。这是一个文盲的内心初衷。
他没有念过多少书,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做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人。对于汉奸的看法,他有他自己的小算盘。他精明而又“奸诈“的一次次击败了日本商人藤井。但是藤井会不知道吗?即便是事后也会知道自己一次次上了这个“狡猾”的中国人的当。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呢?论头脑他远不是陈寿亭的对手。
不过,如果你认为这位藤井是个蠢才的话,也低看了这个人的存在。当青岛沦陷之后,他立即开始了为大日本帝国开拓疆土的效忠。陈寿亭虽然说把这个日本人一步步地引上了自己的套,但是他何尝又不是被一个外国人在自己的国家里逼的走投无路呢?
在济南,两个老朋友加上冤家对头相见,藤井说了一句话:陈先生,一个人当他的国家太弱,而这个人又非常强大的话,这个人往往是会吃亏的。这是哲学的学问,我相信也是陈寿亭所不能见到的地方,应该说他的人性光辉吃了自己没文化的亏。
面对日本人的步步进逼,他也只能一再的设套再设套,终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让狂妄的藤井在自己的面前低下了大日本民族那颗高贵的头。然而,藤井的话也开始应验了,日本人出兵了……
与陈寿亭相伴左右的,除了卢家驹以外,还有一个二东家赵东初。这位二东家是中国当时的国产大学毕业生。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心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他同样的清楚自己的能量,但是却遇到了自己那个不甘人下却与陈六子相争总处下风的大哥赵东俊。几番争斗下来,他亲眼看到了哥哥的小性、六哥的大度。无奈之下,向大哥进行摊牌,要求分家单干。而当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入股了訾家的企业,他的斯文形象大变,狠狠地教训了一下自己头发长见识短的妻子……
收购天津染厂,是陈寿亭的商业运作超级案例。不识人的原企业股东,拿两个留洋归来的年轻人周涛飞、丁文冬当个摆设。而陈寿亭却给出了他们俩位六成的分红。这两位得到重用的有真材实料的年轻人,更是死心塌地的为陈寿亭效劳。正是因为忠诚,才会有了最后那出搞垮訾氏企业的“瞒天过海”大戏上演……
最后,应该还要提一下那个沈远宜的爱人霍长鹤,那是多大的一个牛人,为什么在六哥面前抬不起头来?就因为六哥讲了一个老母鸡护小鸡战老鹰的故事。他有他的无奈,但是他更知道他的使命让他选择了背弃。但是,这个人,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知耻。面对六哥的教训,知道自己的过错。知耻而后勇,这种人,也是值得树大拇指的。与那些知耻而恼羞成怒的人相比,霍军长的风范也是值得好好学习的。这些优秀的民族传承,到了今天,真的是跟不上潮流了吗?
那么,有没有一个读书人丢了读书人的脸呢?应该说,还真有,不过好在被压下了。
与陈寿亭屡次交手屡次败北的上海林氏企业董事长林祥荣,不甘被一个文盲羞辱。与父亲林伯清建议,买通青帮弟子干掉陈寿亭。好在这个林氏企业的背后掌门人林伯清林老爷子识大体,有风度,大骂自己的儿子:我看你读书,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还好,不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当文人遇到流氓的时候,人性的光芒往往会被压制住,哪怕是暂时的。
文章的最后,节录卢家驹的三种人不能读书为纪念:
“所谓三种人不能读书,第一种是钻到书里出不来的人。二是读了书干坏事的人,这有文化的人干坏事,比没文化的人更毒。第三种就是天分过高的人。这人天分过高了,读书不仅不能帮他,反而能误了他的事儿。中国人常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这个道理。刘邦朱元璋都是无赖,反而造反做了皇帝,就是因为读书少。这读书少顾虑就少,天分再高,说不定真能把事干成了。”
而陈寿亭刚去卢家谈判的时候,对这位大少爷也讲了一句话:读书要分三种人,一种人,看一眼就可以明白;第二种人,用言教;第三种人,用棒子教。
有时候真是要好好想想,这个文盲一样的“教授”,到底打了谁的脸?
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