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anda Forever!"瓦什么看他娃? 先跟我去地主那儿走一遭"。
PART A | 精神安慰之重要性:为乌托邦而活
比起“见不得光”的吸血鬼刀锋战士,《黑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正面的超级英雄角色,是第一个喊出非洲裔心中乌托邦 “永生” 的影片。而且,还是科技水准秒杀世界的瓦坎达国王。
1. Wakanda Forever!
这是近期大热影片《黑豹》里一名女战士在被抹脖子之前喊出的最后一句话。话音刚落,大反派埃里克手起刀落送她上了非洲的西天。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老国王被炸身亡之后。黑豹特查拉返回家乡瓦坎达继任国王。瓦坎达从未被西方殖民过,宛如托马斯·摩尔笔下的乌托邦,这里的人民千百年来遵循传统部落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科技却是高度发达,并且瓦坎达人始终掌控着国家的重要资源,即振金矿。影片剧情主线围绕着一场 “宫斗” 展开:老国王为了保护下属杀死了亲弟并遗弃了亲弟的儿子埃里克。若干年后,埃里克长大成人。带着满腔的怒火他辗转回到了瓦坎达。以一场凶残的肉搏战打败了特查拉并将之抛下瀑布悬崖。然而黑豹被一个部落首领所救下。重生后的他单枪匹马回到皇宫,一场鏖战之后最终夺回了政权。
单纯从剧情角度来看,影片所采用的是经典的 “西方叙事结构”。 兎拾柒曾短暂学习过纽约电影学院编剧培训课程。至今清晰记得,这种结构的设置最符合大众口味:起因 - 任务 - 挑战 - 失败 - 再次挑战 - 成功, 最后,坏人死掉,好人皆大欢喜。通俗易懂。
瓦坎达万岁与否未可知。
2. 票房夺冠破纪录,黑豹倒是真的 成了“万岁爷”。
《黑豹》自三周前美国上映后,已连续三周位列票房榜首。美国FORTUNE/《财富》杂志日前在一篇专稿中披露,《黑豹》的全球票房收入已达惊人的59.5亿元人民币。(U.S $940 million ),超过了全球票房50.6亿元人民币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成为超级英雄票房史上的 "头牌儿"。
《黑豹》于3月9日登陆中国内地,这是漫威继2016年的《美国队长》之后的第二部获准进入全球第二大影片市场 - 中国。有了这支“强心剂”,接下来的票房将更加客观。
与票房一路飘红相呼应的,是多位重量级历史、政治和文化学者对该片进行分析,媒体评论报道连篇累牍。这在超级英雄电影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倘若仅仅是爆米花式的套路电影,《黑豹》绝不可能获得如此诸多的文化界评论。好莱坞大导克里斯托弗•诺兰也来“蹭热度”, 预言《黑豹》将入围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评选。
而“黑豹先生” Chadwick 更是凭此片荣登TIMES《时代》杂志封面。那标志性的红色方框内,Chadwick微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俯视看客。在他的边上,印着整个封面三个大字:A Hero Rises. / 一个英雄崛起 (兎拾柒 译)
他被封神了。风头甚劲,一时无两。
3. 顺势而为成就今日“封神”之作。
作为一部套路剧情的电影,诸多评论认为《黑豹》最明显的与众不同,不是在讲解放黑奴史,也不是在讲非洲殖民史,更不是在讲如何推翻种族隔离。从一开始,它便构建了一个“非白人”的语境。(可对照同样许多黑人演员,但却是白人视角的《十二年为奴》)。
美国独立民调智库机构皮尤研究中心曾发布过的数据表明,非裔族群美国人当中,近半数生活在贫困线下。www.pewresearch.org
差距到底多大?
据美联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一个典型的美国非裔家庭的年均收入在11万元人民币 (US 171,000)。
经济问题不是本文需要深入探究的。然而,就影片来说,
尽管早在20年前,黑人主演的电影《刀锋战士》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黑豹》却是由地位斐然的主流制片公司迪斯尼和漫威推出的。比起“见不得光”的吸血鬼刀锋战士,
《黑豹》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正面的角色,第一个喊出非洲裔心中乌托邦 “永生” 的影片。而且,还是国王。因此这部影片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另一个《刀锋战士》 ,其代表性的精神价值和意义远大于故事本身。当美国影院那些平日里根本不舍得看一场电影的非裔美国人鱼贯而入涌向影院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仿佛活在南美委内瑞拉之感。又好似活在过去的某个经济萧条年代。
尽管不是十分贴切,兎拾柒不禁还是在鲁迅笔下的阿Q上找到了与之相关联的东西。在贫穷、歧视的面前,靠着精神胜利法寻求着面对内心的平静。 小说中,阿Q做了一场梦,他梦到自己成了革命的头目,把得罪自己的人全都问罪责罚。之后,高高兴兴地给自己披上了封建的外衣。所谓的革命,在他眼中,只是让他摆脱那些凌驾在他头上的人,从而又使自己重走封建的覆辙。
库格勒导演的电影鲜活地展现了并让非洲裔美国人几个世纪以来深藏心中所愿 - 一个完整强大、有着自主认知和团结的非洲梦苏醒过来。(兎拾柒 译)
《纽约时报》评论员Carvell Wallace 隐晦地做了上述评价。而《时代》杂志撰稿人Jamil Smith 的专稿标题更是直接评价影片为 一股“变革力量”。
国内澎湃新闻解说道,
《黑豹》如此与众不同,在于它是“漫威电影宇宙”当中最具政治色彩的一部电影。第一个便是“黑豹党”....第二个是英文词汇“非洲未来主义”,一种涵盖了美学、科学哲学观与历史哲学观的多概念综合体。
因此,真正封神的不是登上《时代》封面的演员,而是背后的族群 “暗流”,就那样涌动着涌动着,将之推向了封神之路。
影片中,埃里克的愿望是要拯救千百万劳苦大众。所以他复仇的同时,也希望用振金去推翻现任统治,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
一如阿Q,不过是把茅坑上的人踢走后自己一屁股坐上去的又一个封建统治者而已。
Wakanda Forever!
影片中这句话出现了多次。这一句仪式感浓烈的 “瓦坎达万岁”,是那位被抹了脖子的女战士与她的国之间的正式告别;是女将军面对心爱之人参与埃里克叛乱时心中的坚定之选。“你再反抗我就杀了你”,她颤抖的声音从喉咙发出,却铿锵有力。如果他继续反抗,她定不姑息,一刀刺入给他个痛快;
这也是千百万的非裔美国人民的心声。比起活在贫困线下,苟活于世,他们也许希冀像那位普普通通,连个名字也没有的女战士一样,倘若能为了心中的乌托邦而战,虽死犹荣,死而无憾。
PART B | 为复仇而活:天使与恶魔的战争
1. 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火车呼啸着在埃里克与黑豹缠斗中穿行,引发的磁场致使两人的“豹服”同时消失。黑豹使出了全力,一个后空翻,一个后刺。坚硬的剑刺入了埃里克的胸膛。他抬头望向自己的堂哥,眼中噙满了泪水。他颤巍巍地说道,从小到大,我一直希望能够亲眼看一看瓦坎达的日落。
那一刻,他分明依然只是一个孩子。在瓦坎达的余晖中,孩子走了。
他拒绝了黑豹愿意让他服下心形草而重生的提议。
一个一生为了复仇而活的孩子,回到了家乡,坐过了皇位,杀死了父亲因他而死的大臣。夫复何求?心愿已了之后,对于继续 “偷生” 他再找不到盼头,心如死灰。
是时候该回到父亲的身边了。埃里克一定是这么想的把。
有人会认为反派该死,死有余辜。好人就该活着。漫威“深知”这一点,于是好人都活着。坏人自然全都死光了。然而这样的埃里克,兎拾柒真的恨不起来。
活着总得有个盼头不是?埃里克的遭遇任是搁谁身上都极有可能把复仇作为唯一的活着的盼头。一个价值观都还没成型的十几岁小孩儿,他轻易地就被心中恶魔所吸引,自那以后化身复仇天使。
我们来做一个大胆假设。如果皇后和黑豹亲妹被埃里克擒住并残忍地杀死。(兎拾柒认为许多角色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张力表现不过这也是无奈的)当黑豹国王特查拉重新掌权后是否会像影片最后那样给埃里克一个生与死的选择?你认为有多少可能性?
答案固然不得而知。在 “孩子” 死去之后,一切仿佛归于平静。
一个为复仇而活着的人。那种执念唯有以牙还牙大仇得报之后才能释然。
可释然后,又要为何而活?剥去好莱坞科幻的外衣,忘记所谓的政治正确。我们看到的依然还是那个亘古不变的主题 ー 一个存活于人类精神意识世界的产物:
人性的抉择。
回顾一下不难发现,许多电影讲述的都是关乎抉择的话题。在埃里克的身上,依稀可见吕克·贝松导演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那个杀手的影子。都是因为失去所爱而化身复仇天使。都是最后落得惨死。
尽管他们的肉体终归了虚无。然而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杀手重新觅得爱着他也为他所爱的女孩儿,从而得以褪去黑色羽翼重生为人。他的死亡是为了守护心爱之人。反观埃里克呢?父亲被杀横死家中,一夜之间成了孤儿的他同时失去的也是爱。仇恨的种子自此落地发芽、生根,直到临了他依然没有重新种上爱的种子。最多,不过是把复仇该做的事儿都做完了。
哀大莫过于心死。埃里克的命在父亲被杀那晚,其实就已经死了。
2. 艺术为的是揭露真相,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黑豹》固然是一部商业电影,影片里的服装设计、动作场面、摄影等等都是超一流的水准。漫威的快节奏暗黑美学与DC的宏大“正剧”感已是各自自成一派,对比十分鲜明。不过话虽如此,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同文学创作一脉相承。
事实上,任何的艺术创作,核心是去展现世间万物的联系,去揭露真理。如有必要,艺术甚至需要去扯掉那些或许掩盖了某些丑陋现实的遮羞布。《黑豹》尽管在商业考量与艺术之间做了迎合市场的情节设定。然而其故事本身是一个宏大的立意。
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抉择。而每一个抉择都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这也就是影片除了“政治正确”以外,隐藏的更深的艺术创作和意识价值所在。
人生其实就是无数次的抉择堆砌得来。行走在我们现实当中的人们往往面临着各式各样的艰难与挑战。这些都需要通过修心来一一攻克。在第90届奥斯卡上获奖影片之一的《三块广告牌》讲述了一位母亲在女儿被奸杀后关于是否选择以暴制暴还是别有选项的问题。几年前一部《天佑鲍比》,讲述了一位虔诚的基督教母亲在得知儿子是同志之后的选择和儿子选择自杀之后的截然不同的选择。
我们也许没有一个令人钦羡的舒适童年,也总遭到生活的一顿“暴打”,我们也许玩儿命似地努力打拼过,但一直失败;我们也许是天生残疾,导致很多正常的工作无法胜任。 我们也许是性少数人群,活在光的背面而无法大方恋爱正常婚配嫁娶。
但希望我们记住一点,当世界并未对你温柔以待的时候,
你依然可以选择。
创业或工作遭遇挑战的你,可以选择换个方向或方式站起来继续砥砺前行。
童年若是单亲甚至孤儿的你,可以选择轻装上阵奋力一搏并为自己成一个家。
活在阴影下的性少数的你,可以依然选择去爱而不是沉沦。因为
爱不是需要任何人、任何证件去认可同意。一如《暹罗之恋》当中的一句台词,
“我不可以和你在一起,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不爱你。”
那些加诸于我的毒药,
穿过我的身体像穿过一张网,
把锈痕和煎熬留在你的身上。
爱人啊!
我不想看到仇恨
遮蔽你额头盛开的月色...
恶毒的脚步声尾随着我,
我笑,可怖的鬼脸模拟我的面容。
我歌唱,嫉妒咬牙切齿地诅咒。
巴勃罗·聂鲁达,智利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创作人兎拾柒的话:这部影片里我最喜欢的角色其实是那个部落首领,虽然镜头不多,但看得出他是一位真正看懂了这个“游戏”的人。当黑豹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希望借他人马的时候,他顿了顿然后一口回绝。像许多警匪片里那些总在犯人被抓后才姗姗来迟的警察一样,之后他却带着人马来到战场增援。为什么?在事态尚未明朗化以前,他不希望因为站错了队而给自己的族人带来灭顶之灾。他,活得明白。有着现实的一面,也有着正义之心。
末句:本来还想探讨一下开放与锁国的问题。篇幅实在太长了,因此作罢。所以《黑豹》的伟大正因为其多重立意,又互相作用完美糅合成一场精炼的戏。而庸俗的地方在于,本该可以是一部宏大的艺术文学作品,却为了市场口味而调制成了一杯混合果汁儿,还说果汁浓缩汁儿。
遗憾,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