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几篇文字在我头脑中形成的是这样一副景象:爸爸或者妈妈与孩子坐在一起,相互关注,彼此关照,共同进行一些家庭的活动,在我这幅图景中是两个人的互动过程。
我们每一个人与他人进行的两人互动关系的建立最初,就是从最与我们亲密的爸爸或者妈妈那里学会的。婴儿时期我们通过哭泣通过呼唤学会了如何的依赖一个人,也学会了如何与另外一个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
婴儿与妈妈的关系建立来说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焦虑型。每当妈妈离去时,孩子变得焦躁不安,他无法忍耐妈妈的离去,因为内心深深的恐惧,妈妈这一离去也就再也不回来了。这种不安全型的依恋对孩子将来与他人建立联系,将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成人世界里不乏我们会看到对朋友对爱人非常强烈的粘着性的人物,他们缺乏独立自主,他们对于两个人的情感连接非常敏感并且时常处于一种怀疑状态,经常会通过质问对方以期望得到肯定的回答来消除心中的焦虑。在电影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桥段,女孩隔三差五的追问自己的爱人,是否爱自己?这样的一种表现就是婴儿时期所形成的焦虑型依恋,在长大后,恋爱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成人化的行为。
第二种是冷漠型的依恋。具体表现为当妈妈离去时婴儿没有任何的情感流露,表现出情绪的封闭。当妈妈回来时也没有表现出喜悦或者是惊喜。这样的婴儿,他为了保护自己,将心中的情绪隔离在意识之外,压抑到潜意识中。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就免受了分离之苦,往往是那种常常通过自己所有的能力去呼唤去挽留妈妈,而从来未得到满足的孩子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形成的一种冷漠型依恋。这样的个体,长大成人之后我们会看到他对别人付出的爱是少之又少的。他失去了爱的能力,因为在他的潜意识中形成了这样一种逻辑,一旦爱上一个人,如果这个人离去了,自己就要倍受煎熬。所以与其将来可能会受到爱的惩罚,不如让自己的爱封闭起来,与这样的人结婚是双方的不幸。
第三种是安全型依恋婴儿。在妈妈走的时候会表现出一定的忧伤,但是表现是适度的,而不是声嘶力竭,毫无节制,持续不断的过度式的哀伤。随着妈妈离去的时间延长,孩子会渐渐的适应妈妈不在的现实,和自己独自活动的方式。当妈妈再次回来时,会表现出对妈妈的热情和喜悦。 形成这样的依恋,是因为妈妈对婴儿的精心照顾,婴儿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安全的。这个有别于自己的个体是完全受自己控制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渐渐地明白,妈妈作为一个有别于自己的个体,是有着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这样的一种渐行渐远的过程,是逐渐缓慢发生的。于是孩子就能够慢慢的接受一个事实,我不是万能的,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还有其他的独立个体存在。同时在婴儿期所形成的安全感会告诉孩子在我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是会出现的。于是这样一种安全型的依恋就建立起来了。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绝大部分的人,应该是具有安全依恋型的人格。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夫妻双方彼此的信任其潜意识的核心就是安全型的双方依恋。包括在日常生活中与陌生人的互动所建立的基础也是安全型的依恋。因为对未知人际关系有一种潜意识状态下的安全信任,所以个体在生活中是伸展的、自由的、开放的、容纳的,这样一个人就能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去接触、去试碰、去了解,他所未知的部分。那么这样的生命就不再是拘谨的、约束的、紧张的。于是也就能够品味到生活的幸福滋味,这也就是作为爸爸妈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陪伴所具有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