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七
选自《 第二部分:爱 》
P78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 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我必须做几点说明:首先,“心智的成熟”这一字眼,可能会使人联想到宗教意义的爱。任何笃信科学 的人,对于“爱”具有的宗教色彩的定义,肯定不以 为然。但我的定义,并非来自某种宗教性思维,而是 来自心理治疗临床经验,也包括多年的自我反省。在 心理治疗中,爱的地位无可比拟,大多数病人却对爱 的本质似是而非。有一个年轻的男性病人,他胆小怕事,性格拘谨而内向,他对我说:“母亲对我的爱太深 了!我到高中三年级,她都不肯让我坐校车到学校去。 我苦苦哀求,她才让我坐校车。她怕我在外面受到伤 害,所以她天天开车,把我送到学校并接我回家,这给她增加了许多负担。她真的是太爱我了!”为了顺利 完成治疗,我必须让他意识到,他母亲的动机,可能与爱没有关系。原因在于:首先,爱与不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在于当事人的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
其次,爱是长期的和渐进的过程。爱是自我完善, 意味着心智不断成熟。爱,能够帮助他人进步,也会使自我更加成熟。换言之,我们付出爱的努力,不仅能让他人的心智成熟,自己也同样获益。
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 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他人。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我们推动他人心智的成熟, 自己的心智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为他人着想而自我完善,这与自我约束不会产生对立。我们强化自身成长的力量,才能成为他人力量的源泉。我们终归会意识到,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 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灭。
第四,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续地努力,帮助自己和他人获得成长。
在爱的定义中,我用“意愿”这一字眼,是想强调它在情感领域中的地位,远超过一般的生理或心理 “欲望”。“欲望”未必能够转化成行动,而“意愿”则可成为导致实际行动的强烈欲望。二者的差别,类似于说“今晚我愿意去游泳”和“今晚我要去游泳” 的差别。人人都有爱他人的欲望,但很多人只停留在 想法和口头上。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你认为自己爱他人却没有躬身实践,就等于从未爱过。与此同时,不管是爱自己还是爱他人,为心智的成熟而贡献力量,也须出于自主的选择,也就是爱的选择。
「I,重述知识」(必选)
什么是爱,请归纳总结拆页中内容,并请用一些图案或你绘制的图画表达爱,在图中给出一些语言来诠释。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 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第一:意识思维和潜意思思维的目的是一致的;
比如:老公表现的无比的疼爱女儿,女儿不想吃饭就不吃,女儿饿的时候就随时做。就在刚刚女儿因为晚上不好好吃饭睡觉时睡不着。老公居然半夜给她翻零食找出一颗奶糖给她。
虽然老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很爱女儿,但他却做了不利于爱的结果的事。
第二:爱是持续的渐进的过程;
第三:先爱自己再爱他人,因为最终两者界限模糊不清;
第四:基于内心的行动欲望;
「A1,激活经验」(必选)
挑选你生命中曾经有过的你认为有“爱”的关系,用拆页中的知识点判断分析,你认为的爱是爱吗?
这么分析这个世界上只有我对女儿的爱是真爱,真是有点残酷。
我爱我的女儿,非常爱。但小时候她摔倒我从来不像其他妈妈夸张的爱抚,装作若不歧视。后来女儿摔倒只要不是太痛就自己爬起来。如果实在摔疼了,她就开始哇哇大哭。我也具有同理心的去安慰她,拥抱她。我觉得我做到了意识思维和潜意思思维的目一致;
在和她相处的过程中,随着她的长大我也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和她沟通,顺应她的人格;不断阅读育儿知识和其他宝妈交流,咨询心理医生。做到了爱持续和渐进。
女儿不爱整理东西,说了很多次都不听。后来一次坐火车或者上的一个小姐姐对自己的东西爱护有佳并且整理的整整齐齐,她因为乱放别人东西被呵斥了。我虽然心理不舒服但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回来后女儿对自己的东西也开始有了整理的意识,但仍然不强烈。我想我也不爱收拾家我也没有收拾东西的意识啊。我应该从自己做起,空闲的时间都放在整理家务上而不是躺在沙发上刷抖音。基于内心的行动欲望;
先爱自己再爱他人,因为最终两者界限模糊不清;我觉得爱首先是对一个人的了解,如果不深入的去了解这个人怎么知道如何爱?而爱最好的原动力就是爱自己,因为你最了解自己。只有将爱先用在自己身上,才能掌握爱别人的方式和火候;
有了女儿后我说不清楚是什么奥妙,对自己变好了。开始重视自己的感受和存在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审视自己。这是我在过去的很多年没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