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故居【原创】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小时候课本里《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的这段话,至今记忆犹新。

      几十年过去,终于有机会来到白求恩故居。

      站在这里,我才理解他不仅仅是一位医生,更是一名为正义而战的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题记

      刚来加拿大,胡子带我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白求恩故居,参观者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

      白求恩故居在加拿大格雷文赫斯特(Gravenhurst)小镇,位于安大略省北部。小镇恬静祥和,景色秀丽,附近是湖光山色美不胜收的马斯科卡湖(Lake Muskoka),是人们喜欢旅游的地方,也是新婚夫妇蜜月度假之地,人们习惯将它称为“蜜月湖”。

白求恩纪念馆

      白求恩故居建于1880年,用于诺斯长老教会牧师住宅。1889年白求恩的父亲任职当地牧师,居住房屋由教会提供,生活家俱自备,1990年白求恩出生在这个屋子里。当时小镇拥有两千人口,有学校、教堂、酒店、超市、餐馆、裁缝店、照相馆、糖果店等……

      七十年代,中国和加拿大建立外交关系后白求恩( 1890--1939)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加拿大政府对白求恩出生的屋子按照原貌进行修缮。目前它已成为国家级历史文物单位。现在从外表看起来这是一栋淡绿色二层木屋建筑。

白求恩故居

      展厅有中英法三种文字介绍。展板上的简介写着“1890年,诺尔曼.白求恩出生在隔壁那所住宅里,49年后,为了救助他热爱的人民,牺牲在异国他乡。他是一名医生,一位教师,一个发明家和人道主义斗士,他个性鲜明,常常惹来争议,一生不甘平凡。在加拿大,他曾经亲身与肺结核作斗争;病愈后积极倡导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他组建了血液流动运输站;在中国,他救死扶伤,传授医术,并最终为中国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十亿多中国人心目中,诺尔曼.白求恩是一位英雄,是加拿大的代名词”。

白求恩出生的屋子

      白求恩祖父是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父亲是牧师,他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他热爱艺术,但更专长医学。由于个性独特,喜欢冒险,敢于挑战,用母亲的话讲“他是我的坏小子,他在家时让人头痛,离家时又让人心疼”。有意思的是“他和姐姐珍妮特和亲近,但和弟弟却有些和不来。甚至到后来,每次有人提起弟弟时,他都显得不以为然,噢,那个马尔科姆啊,呵呵!”

白求恩与母亲姐姐弟弟的合影

      故居内的设施用品是按照白求恩所生活的年代进行布置,房屋很宽敞,有客厅、卧室、厨房,屋里摆设的有摇篮、沙发、钢琴、火炉、油灯等。当时小镇没有自来水和电。

故居屋内的一个角落

      白求恩1916 年毕业于著名的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曾去西班牙支援反抗法西斯斗争,在西班牙战场上建立流动血库,开创战地输血的先河,挽救了很多伤员的生命。回到家乡后,受到英雄般的欢迎。

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照

   

在西班牙使用过的皮箱

      白求恩是加拿大胸外科专家,因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表现,成为美国胸外科协会的五人执委之一。

      1935年,白求恩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

      白求恩以医为技以仁慈之心关心和救助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在美国底特律,“年轻白求恩在居住公寓为贫穷的人们治病,极少会得到报酬。”。在底特律医学院任教期间他的双肺被诊断患有肺结核,当时肺结核是不治之症。他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一种“人工气胸”的疗法,于是主动的提出采用尚处于试验阶段的人工气胸疗法,结果意外地取得了成功。他痊愈后首先想到对贫困人群患肺结核的治疗,于是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设免费诊所,为他们排忧解难。

使用过的手术器械

      白求恩在医学领域敢为人先大胆实践,同时关注和投身于社会活动。他在担任加拿大肺结核手术治疗的先驱爱德华.阿奇博尔德医生的助手时善于思索,出类拔萃,最终成为知名专家。“他从阿奇博尔德医生那里学到了输血法,并在自己的身上做试验,观察血液如何被肺部吸收。”;他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以及他发明的一系列手术器械使他享有国际声誉;在莫斯科的一次医学研讨会上,苏联新式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主张建立覆盖全民的福利医疗,成为第一个提出建立公共医疗制度的人。

给侄女的一封信

      白求恩拥有一颗艺术家的灵魂。“他曾经绘画、素描和写作,涉及电影及广播剧……在自己居住的公寓里为贫穷儿童开办艺术班,并说服一位艺术家朋友前来授课,他本人提供材料。”他说:“艺术家的职责就是要惊世骇俗,唤醒沉睡的人们……”

白求恩的水彩画

      白求恩性格坚强,医术高超,多才多艺,具有激情,但他的一些习惯和脾气又常常让别人难以接受。他的艺术家朋友这样说:“当我第一次遇见白求恩时,我被他的敏锐才智、坚强个性和激情所吸引,但我很快就视他为一种威胁,并且真的憎恶他……他的酒品不佳,就是说,他喝着喝着,脾气就越来越暴躁,越来越难以相处……”;一同前往中国的护士这样评价:“他的个人生活很不幸福……不接受自己或是自己的局限之处,骄傲的过分,他的暴躁和狂妄令人难以接近”。可见,没有谁是完人,没有谁能够十全十美。正是这些内心的复杂和矛盾,外在的缺陷和遗憾使我们更加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白求恩,一个异国他乡有血有肉的国际友人。

      白求恩作为一名加拿大共产党员,受到《红星照耀中国》等书籍的影响,他公开支持共产主义理想。曾经对记者们说“如果你们愿意,可以称我为社会主义者。和数百万头脑清醒的人们一样,我是一名社会主义者。我希望人们得到公平的对待,我憎恨法西斯主义”,后来他丝毫不回避而且更加明确的讲“我很荣幸能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他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到:“你明白我一定要去中国,请读一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艾格丝.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和贝特兰的《中国第一幕》。我感到如此的开心和喜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认为迫切需要去中国发挥自己最大作用,于是主动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提出前往中国援助抗日战争的请求。1938年1月,他受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舍弃名誉地位和利益,携带医疗器械及药品,率领医疗队远渡重洋,几经辗转来到中国奔赴延安,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我必须重申,你们的战争是正义的,你们并不孤立,世界人民支持你们。我们加美医疗队来中国,就是证明反抗法西斯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白求恩在延安的窑洞里见到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毛泽东主席,他从贴胸的上衣口袋里掏出加拿大共产党员的党证交给主席……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在延安,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街上一片蓬勃的气象,来来往往的人们好像都知道自己是为什么目的而奔忙。”。他拒绝留在后方的安排,坚决请求到前线,他希望让受伤的战士尽快得到救治或手术。

      1938年5月他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夜以继日的救治伤员。为了适应战争环境,他设计了一种桥型的架子可以驮在马背上,一边装医疗器械,一边装药品;他组建了骡马流动医疗队,建立了第一所“模范医院”;他组织了“志愿输血队”,创办了“特种外科医院”,并编写了《战地救护须知》、《战场治疗技术》等多种战地医疗教材。在中国不到两年时间,白求恩进行了千例手术。他的手术台不仅在前线,而且常常就在战场最近的地方……

      在抵达中国七个月后,他写到:“我的确很累,可我觉得自己很久都没有这样开心了,我心满意足。我正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人需要我”

      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也有孤独的时候。在一封信中他写到:“上帝啊,我希望有一部收音机和一个汉堡三明治” ,“我的身体状况一般,右耳全聋已经三个月了。我的牙齿大有问题,眼镜也很不好用,除了这些小毛病和人很瘦以外,我还行。”。从白求恩出生时居住的房屋及设施完全可以看出十九世纪的加拿大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享受远远优越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陕北延安,他需要适应的习惯需要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

      他计划回加拿大筹集一些医疗设备和资金并且看看病。在回国前由于日寇突然向晋察冀发起大规模扫荡,白求恩推迟回国计划。令人痛心的是1939年10月白求恩在前线为伤员做手术时手指被细菌感染并转为败血症。

      即使在病情如此严重的状况下,他仍坚持手术抢救伤员。去世的前一天,白求恩用最后的力气给聂荣臻司令员留下一封长信,信件的大概内容是:“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身体非常不好,也许我要和你们永别了!请你给加拿大总书记蒂姆·布克写一封信,告诉他们,我在这里十分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做贡献。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要告诉她,我是十分内疚的。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在这里,我还有很多话要对同志们说,可我不能再写下去了。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千百万亲爱的同志们……”另外,他在信中还嘱咐将个人的生活用品分别送给聂荣臻、吕正操、贺龙及身边工作人员。同时特别叮咛购买用于治疗疟疾和贫血的奎宁和铁剂不要到保定和天津一带,因为那边的药价比上海和香港贵两倍……

      这份长信,让我看到他在生命弥留之际内心里最柔软的呼唤与思念;看到他甘愿为信仰献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正义的无悔与骄傲;看到他以手术刀为武器不惧生死一往无前的战士姿态;看到他把手术床搬到前线奋不顾身抢救伤员的牺牲精神……

      是的,我也看到了他心中告别的眼泪……这是和亲人间的热爱和不舍,是和共同战斗同志们的依恋与挥手……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去世,终年49岁。聂荣臻闻讯落泪并亲自为他入殓。

      白求恩牺牲后,延安各界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毛主席在1939年12月21日写下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晋察冀军区决定将白求恩创建的军区卫生学校和模范医院分别命名为白求恩学校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国解放后,白求恩的墓迁葬在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并树立雕像。他是被中国政府树立雕像的第一位外国人。1986年中国河北唐县白求恩纪念馆与加拿大白求恩纪念馆结成姊妹馆。

      八十多年过去了,曾经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纪念白求恩》不知道是否还在教科书里?

      让我用他的两段话作为文章的结束,因为这些话在今天依然值得深思:     

      “让我们把盈利、私人经济利益从医疗事业中清除出去,使我们的职业因清除了贪得无厌的个人主义而变得纯洁起来。让我们把建筑在同胞们苦难之上的致富之道,看作是一种耻辱。”;

      “我拒绝生活在一个充满屠杀和腐败的世界里,我拒绝以默认或忽视的态度,面对那些贪得无厌之徒,这世界只要还有流血的伤口,我的内心,就一刻不得安宁。”

白求恩故居附近的蜜月湖

20240114于加拿大胡子111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6,165评论 5 46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2,503评论 2 37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3,295评论 0 32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589评论 1 26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439评论 5 35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342评论 1 27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749评论 3 38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397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700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740评论 2 31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523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364评论 3 31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755评论 3 30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02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97评论 1 25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721评论 2 34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918评论 2 336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