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舍离最难得一环是“舍”,最具代表性的“舍的任务”是整理衣橱,也就是丢掉多余的衣服,但是这个简单的动作好像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辰一品做了一个小调查,需要回答“你怎么还没丢掉这件衣服,不是不穿了吗?”,绝大多数的回答如下:
• 以后应该会还有机会穿的
• 我知道,不过当时买的时候挺贵的
• 我穿了……年呢,舍不得
• 其实,我还挺喜欢的
这个调查的结果除了回答本身外,整个调查的回答明确度更让辰一品吃惊。因为从回答来看,绝大多数人是明确该丢掉的理由(现在不穿了)和不丢掉的理由(以上四个回答),然而还是做出了不丢掉的行为,这对断舍离来说就是一次失败的行动(断舍离强调要大胆舍弃对当下没用或者作用不大的东西)。
一个女孩面对谈了6年但多次出轨的男朋友,她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应该结束,但就是做不出分手的决定。
问题到底出在哪?就在于我们一开始就找错了解决对象。
Part1
辰一品试着把以上问题重新梳理一遍:一个人对于做某件事的正负两方面原因是明确的,也能在能力范围内达成基于原因导出的预想行为,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做出了相反的行为。
也就是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解决基于丢衣服这件事的原因和做法,而在于如何做出启动预想行为的决策,问题解决的操作对象在于决策本身。在丢衣服这件事上,就是如何说服自己把该丢的衣服丢掉。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做出丢弃的决策这么难?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搞清楚我们难丢弃的是哪些事物(包含人事物)。
一般来说,不管是书还是有关断舍离的课程对于要舍弃的事物的分类都是经验总结,比如工作有关、生活有关等,这种类似于穷举法做出的分类并不适用于此处的分析。
辰一品借助商业领域的波士顿矩阵变式对事物进行分类,以便更完整的看清问题所在。 按照波士顿矩阵,辰一品从两个角度(是否当下有用、是否获得时付出代价—有形代价和无形代价)将事物分为四类:
• A类:付出代价得到的我们当下有用的东西,保留。比如自己买的一部手机。
• B类:没付出代价的我们当下有用的东西,保留。比如对于男生来说,朋友送你的剃须刀。
• C类:付出代价得到的但是对于当下没用的东西,难舍。比如女生两年前买的一件小贵的裙子。
• D类:没有付出代价对于当下也没用的东西,舍掉。比如对于女生,别人给你的一部剃须刀。(不讨论女生可以把剃须刀可以送男同事和男朋友的可能性,因为断舍离首先是要从自己角度考虑取舍)
从上面分类和取舍,辰一品可以看到三个结论:
• 我们在决定取舍时,主要是依靠对于当下是否有用的维度来评估;
• 对于两个维度同趋的事物的取舍决策是很容易确定的。比如付出代价的且有用的,做保留决策。
• 对于两个维度反趋的事物的取舍决策是最难确定的,因为其中涉及到两个维度权重的问题。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两难选择的实验(一辆火车开过来,左侧轨道上有1个人,右侧轨道上有5个人,当你只能舍弃其中一方才能救另一方时,你会如何决策?)
Part2
从实际来看,做出“丢衣服”的决策跟两难选择实验只是决策后果的影响程度不同,而在决策过程上是没有差别的。我们需要搞清楚这样的决策到底为什么难? 下面论述的三条我们在决策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才是难舍的原因所在。
01 决策维度的变化
一个女生在服装店里做出购买行为的时候,主要的决策维度是“是否有用”,而要付出的代价在这个阶段是做出购买行为的限制条件,这个女生要做的恰恰是找到足够多的证明“有用”的证据,以增加是否有用这一维度的决策权重。
当你想买一件在别人看来你几乎没机会穿的,但是你又很喜欢的裙子,你会想出很多将来穿这个裙子的场景,甚至描述的惟妙惟肖。
但是一旦要决定是否丢掉这条裙子时,我们的决策实际所依据的主要维度变成了“代价大小”,“无用”成了限制条件。而我们需要的的决策主要维度应该还是“无用”,这种决策维度的变化是自定发生的。
文章开头的调研里的回答就证明了这种变化的存在,曾经已经付出的代价和做出丢弃决策可能产生的代价是阻碍正确决策的第一个因素。
在这种维度变化之后,我们还会通过增加“代价”“有用”的有利支持,减少“无用”的影响权重。比如“当时花了多少钱”“花了多长时间挑选”“将来某个场合还可以再用”等等。
02 决策要素的量化
我们喜欢并习惯于用数字来帮助我们说明重要性,这种量化行为有时候是自动发生的。
比如辰一品喜欢吃A点的水果,那每当要做出去哪里买水果的决策时,辰一品会自动有限选择A店。这是由在A点买水果买到喜欢的水果的概率高决定的。
我们所谓的“喜欢”在决策时,是不能直接被思维拿来用的,大脑会自动转化为可以量化和对比形式,比如成功的频率,强烈的程度等。
基于决策时大脑对于量化的偏爱,在做取舍决策时,我们就会优先选择以量化形式存在的要素。比如一段要分手的恋情,我们最常用的一个评价要素就是“谈了这么长时间还分手,真是太可惜了”,优先选择了时间这一本来就量化的存在。
其次,还会将定性的要素转化为定量来使用,比如“给你很多钱”和“给你100万”这两种要素的描述方式对你决策的作用不可同日而语。
03 回避确定的损失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提出过“确定的失败”的概念,人会因为避免“确定的失败”而甘愿承担更大的风险。
比如炒股的人,在自己所持股票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是不会尽早抛售,最终血本无归。原因就是一旦做出“抛”的决策,那“可能的损失”立刻就变成了“确定的损失”,而人会逃避这种损失,去冒一个可能更大的险。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舍弃决策上,一位长期受到家暴的女士,她自己比任何一个劝她离婚的人都更清楚应该离婚,但是只要她做出离婚的决策,那么有关孩子、爱情和各种各样的原本“可能的损失”就立马变成了“确定的损失” ,孩子会立刻进入一个缺少父爱的成长环境。为了避免这些“确定的损失”,她宁愿选择忍受。
比如我们去劝别人做一件应该做的事,最常得到的回答是“我知道应该,可是我就是……”
“他都出轨了,你也没法说服自己接受,是不是应该分手?”“我知道应该分手,可是我就是下不了决心”
“这件衣服你不会穿了吧,扔掉”“我知道应该扔掉,可是我就是下不了决心”
“你工作还没完成啊,怎么还看韩剧,关掉”“我知道应该关掉韩剧,可以就是做不到”
Part3
对于这种本应该舍弃,而无法做出舍弃决策的问题,该怎么解决?重点在于形成以当下为取舍判断的唯一标准的意识。 养成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从自己最喜欢的事物下手,方案如下:
Step1 排序
• 把你生活中的物品按照通用类别分类(比如衣服、文具、餐具等)
• 按照喜欢的强烈程度由由强到弱选出前3类(按照辰一品个人使用角度建议,先选出四类,然后再排列顺序选出前3类:辰一品最喜欢——纸质书、电子产品、笔、本,选出前三类)
Step2 细化
• 将第三类物品进行细化分类,原则是细分类目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没有替换物品。(比如如果只将服装细化到裙子和上衣,那对于某些裙子种类很多的女孩来说,有5件长裙应该扔掉三件,但是因为裙子种类多,当无法做出扔长裙的决策时,就会选择扔掉某些短裙等。细化的目的就是让你只能扔5件长裙中三件,没有其他替代性选择,这是细化类目可以是长裙)
Step3 扔掉
• 将细分品类的物品按照当下的有用程度排序,然后扔掉最后的2/3。(辰一品喜欢把量化的清晰的分类,所以按照未来3个月的使用频次进行排序,一目了然,当然为此扔掉了好多之前很喜欢的笔)
看到没有,这是一个没有任何新意和特别的方法,而且具体操作起来也绝不会很容易就让你马上就享受断舍离的简约生活。“舍不掉”的症结在于难以说服自己做出舍弃行为的决策,所以解决的时候也必须意识到自己的决策盲点。
就像别人因为某件事对我们进行劝说时,我们自己反而是那个最清楚正确或者最优做法的人,只是无法促使自己做出那个决策而已。
基于以上的分析,唯一没有讨论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辨别有没有怎么办?”
辰一品一般用的方法就是尽量量化,比如按照某一时间段的使用频次排序。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总有一些事情是只有你才能做的。就像水平再再高的老师也只能交给我们最干货的知识和最好用的方法,但是考试还是要我们自己去考的,更何况是不是有用只有你自己知道。
辰一品要阐明就是为什么我们明知道应该舍掉的东西,去总也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