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模糊,所以戴着眼镜。眼镜和眼睛的关系,像极了雨中的车窗和雨刷,眼睛需要看清这个世界,就要借助,眼镜。
眼镜的里面和外面的世界,在眼睛看来,除了模糊程度,其实一样,没什么分别,重要的是,眼睛怎么看。
如若认定了这个世界本就如此模糊,无法让人们信任,无法给予人们必然的安全感,那么眼镜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和价值了,而我们贪婪的汲取着清晰,妄图所有映入眼帘的东西都能够一目了然,殊不知看透人心世事竟然如此艰难,岂是一副小小的眼镜能够解决的了的?
所以,不是眼睛,也不是眼镜,而是人心。
想开了,自然就会慢慢看透了,也就理解和懂得了,逐渐也就习惯和适应了。或许,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好与坏之说,所谓的优劣,也不过是人们用自身的体会去定义的标准,才生出这么多的事端。是非曲直,好坏对错,公道自在人心,所以有时候,我们无需去解释抑或去避饰什么,问心无愧便罢了。
黑框的眼镜,仿佛把世界,这样莫名的分解,一块一块的天空,大地,街道,房屋,人群,绿树,花草……只因眼睛的原因,我们需要清晰。模糊之中,有时候会不自觉的颤抖,恍惚,失去稳定和平衡,没有了安全感,我们往往选择舍去所谓的完整来换取那一点点的明了和清晰。亦如在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清晰程度前,我们总是觊觎最高清的视频画面,从流畅,到标清,到高清,再到超清,清晰程度层层递进,我们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尽最大的可能选择最清晰的画面。眼睛也是,所以需要眼镜,清晰整个世界。而眼镜的重量,终究要鼻梁和耳朵来承担,甚至眼睛还要承担变形的代价和风险。诚然,舍得舍得,舍亦是得,得失之间的佛语和禅意或者便在于此吧。
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因为戴着一副黑框的眼镜,被称为所谓的文化知识分子,混迹在这样一个群体中,不免有些心虚。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们,我也算是阅人不少,开了眼界,也长了见识。当然,眼镜,功不可没,眼睛借助眼镜,看清,分辨,再将信号传给大脑,大脑负责识别和判断。
然而,人心难测,眼镜只是一个表象的媒介而已,最重要的还是日久见人心。而眼镜却算得上是眼睛读心的一个别致工具了,因为它的存在太合理,不会遭人怀疑它还有别的用途,左不过装饰而已了吧?即使是这样,能够清晰视野,还是大多数人对它的评价和定义,如此简单,如此直白,如此干净清素的人生,才真的算是无憾了。
眼镜,也总有蒙尘的时候,即使一颗尘埃,都会让我们觉得不自在。有时候人心就是这样,很多负面的东西,被放大,现在想想,当初又是何必呢?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为什么会斤斤计较,让自己变得疲累不堪?佛说:放下,又何尝不是一种得到呢?你放下了蝇头小利,得到的可能是一段轻松美好的人生,你放下了疑心重重,得到的可能是一种快乐坦然的全新生活,你放下了淡漠,却迎来了温暖的阳光,你放下了贪心,却得到了意外收获······很多好的事情,在你放下的那一刻,接踵而至,生活中的小确幸慢慢增多:走过街角,恰好响起了你最爱的音乐;阳光洒满刚换的床单;闻着被子上阳光的味道;衣服上溢满薰衣草洗衣液的香味;洗完澡身上滑滑的感觉;下班后天下雨了,而自己正好带了雨伞,于是在躲雨的人群中撑伞走进雨中······那种未雨绸缪的骄傲,眼镜上面的几颗雨点,完全影响不到自己的视野,和广阔的胸襟。
我戴着眼镜,在一堂培训课上。被分到了第三组,和另外七个人,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共同点是都是家庭主妇和家庭煮男。我们被要求为自己的组想一个名字和一句口号,我负责写到海报上,然后整个组的成员全员上台,大声的读出来。很简单的一件事,一个动作,不过是想一句话,走几步,说几句。然而,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组里八个人,有六个人不停的发抖,心跳加速,走上台却说不出话,另外两个人,可能也心跳加速,上台也紧张,但也不至于如此夸张。走下台来,旁边的阿姨跟我说:我只是揪着海报的一角,亮了个相,现在心跳快到不行。我转头看了看她,有点儿哭笑不得:没关系,多练练就好了。我在想,是什么影响着人们的所作所为,圈子。什么又影响了人们的圈子?是视野。视野又是什么决定的呢?是思维观念。哲学说:我思故我在。思维决定了行为。一个人的眼界很重要,这个不仅是要借助眼镜看清,还要用心。
一堂培训课下来,我发现很多人都认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足同样重要,也明白自己经济独立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习惯了每天睁开眼,围着老公,孩子,锅台一日三餐转,花钱伸手跟老公要,伺候好自己的孩子,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做做家务,下地干活,圈子里只剩了老公,孩子,娘家,婆家,少的可怜的几个人。你会发现,你不需要看清什么,不需要比较什么,因为大家的日子都差不多,每天,每季,每年,都是如此,所以,要改变,不知道参照什么,也不知道从哪儿着手,加上改变需要勇气,需要突破,需要面对异样的眼神,也需要坚持下去,所以,很难。但是挺过了前面艰难的时光,就能够坦然享受改变带来的甜蜜成果。道理有很多,人们懂得的也很多,只是很多人只图一份安稳,所以拒绝折腾带来的风险,哪怕这一点点的风险带来的丰收,也一并被拒之门外。这一大部分人,也很羡慕别人月收入过万,也想让自己的生活好一些,物质生活多一份品质,精神生活多一些富足。可是为什么他们还在原地不动,依旧是观望的态度?我想,是他们对向往的生活没有概念。就像那些对保险特别认同的人,一定是自己或者家里的人经历过大的疾病或者事故的人,那些理财意识特别强烈的人,一定是财产上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人,那些有魄力戒烟戒酒的人,很大可能是经历了烟酒对身体的伤害危及过生命······很多事情都是,经历过,才懂得重要,失去过,才知道珍惜。而这一部分观望的人,还不知道改变眼界,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还没体验过,每个月拿着几万的收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大屏幕上有很多数据:某某年收入百万,某某上个月进账二十万,某某在高档小区买了一栋别墅,某某去年换了豪车······这些冰冷的物质数据对他们来说,统统没有概念,她们不知道自己手里攥的那一万多的现金,在这个社会上是那么渺小而微不足道,没有理财意识,是多么可怕,没有未雨绸缪的思维,是多么可怕!可能,明天一场车祸,就能够让你身无分文,甚至倾家荡产,负债累累。所以,我们要看清,不仅仅要借助一副眼镜,还需要,一种长远的眼光,一颗开阔的心。
还是那句话,眼镜,只是一个工具,他能让你看清很多表象的东西,而真正认识一个人,一件事,还需要更深层次的力量支撑。而它,左不过是一副眼镜而已。但那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