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永不满足,放下对欲望的追逐你才会获得幸福”,这话听起来是否耳熟?还有类似的你也不会陌生,比如:“顺其自然”、“平平淡淡才是真”、“满足当下”等。
有些话传的太久,很多人会深信不疑,慢慢变成了“真理”。
但,这是真的吗?你会做到吗?做到了就会幸福吗?
其实,比欲望更可怕的是压制欲望。
最近,14岁的少年小飞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惑:
文静的小飞迷上了足球,并让妈妈给他报了足球训练班,可一起训练的孩子经常取笑他,说他技术很烂,简直小儿科,这对他打击很大,每到周末就不愿去,可又确实喜欢,就经常一个人去操场踢,有时踢到很晚。
小飞和妈妈说了自己的苦恼,妈妈心疼的说道:“咱不和他们比,他们都练了多少年了,你才去了多久”。
小飞没吱声,妈妈继续道:“你学习比他们好呀,咱和他们比文化课,别拿自己弱项和他们比”。
小飞还是沉默,妈妈继续安慰:“要不咱别练了吧,反正又不参加比赛,整天还那么累,还耽误复习”,听到这小飞默默回到了自己房间。
妈妈有些小开心,她知道儿子一定听进去了,希望这会让孩子好受点,可小飞更郁闷了。
妈妈错了吗?看起来很正常啊,这样的安慰很多家长都在用啊,小飞为何更加郁闷?
因为妈妈所有安慰都在做一件事:压制小飞的欲望。
不和他们比踢球、和他们比文化课、不去练球,那又怎样?小飞就是不如别人踢得好啊,这个事实没变啊,他们练了多少年关小飞什么事?这也改变不了技不如人的事实呀,这只会让别人的取笑更加合理。
因为小飞妈妈没看到孩子的欲望,孩子的欲望很简单:提升技术、摆脱被取笑的耻辱。
所以孩子才独自练球啊,这还不足以说明孩子的欲望吗?
而现实中,这样的安慰太常见了:
“不管你考多少,只要尽力就好”
“别去管别人,和自己比就好”
“别难过了,妈妈只要你快乐”
“人家干了多久,我才刚刚开始”
“这点我是不行,可我那个可比你强多了”
这些安慰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很有效对吧?那么,然后呢?这件事你还会去努力吗?还会争取吗?还是完全放下了,从此再也不去碰它?
都没有,短暂欣慰过后只会让你更沮丧。
因为事情一点都没变,反而让你不得不接受无奈,欲望被压制的同时,一种“无能感”却在弥漫。
这些温和的安慰就像慢性麻醉剂,一点点侵入大脑,让你意识不到现实的真相,进入一种虚幻的满足,还有种“被理解”了的温暖感,有时我们给它取了个更温暖的名字:“接纳”。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自己不够好
接纳别人的指责那是他的问题
接纳自己不如别人
但问题是:你是在接纳还是在逃避?
得了吧,你必须要知道自己就是不够好、就是不如别人、就是赚钱没人家多,当然,接纳的好处就是让你不用吃力的思索上述问题。
这样就可以待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笑着对自己说:“一切顺其自然吧,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说完好像自己都不太信,可管他呢,反正你不那么难受了。
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合理化的压制,就会有一种温暖如初的感觉,一切还是那个味道,都没变,你看,我是安全的。
我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小故事:
一个渔民在海边晒太阳,一位商人走过来对他说:“天气这么好为什么不去捕鱼呢?”渔夫说:“先生,捕鱼干什么呢?”“捕鱼你就能挣很多钱啊?”渔夫说:“挣钱又为了做什么呢?”“挣钱你就可以买一艘更大的船。”“先生,买大船又做什么呢?”“这样你就可以打更多的鱼,挣更多的。”“那又能怎么样呢?”“这样你就可以像我这样,在海边晒太阳。”渔夫说:“先生,我现在正在这样做呢。”
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个渔夫,很自然“接纳”了原本的样子,欲望在脑海中来了又走,像是走完了一生,最终回到了最初:“这样多好,我干嘛还要争取什么欲望的满足呢”。
就像小飞妈妈让小飞合理化的退回了原来的样子:“不踢球不就不痛苦了吗,这多简单啊”
02
“自我安慰”、“自我接纳”,此刻变成了“自我逃避”,这个时候的逃避是有好处的:
首先,逃避欲望可以不用改变。
改变是痛苦的,这才是你需要接纳的观点,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丧失,是要离开熟悉的环境,离开妈妈温暖的怀抱,是要面对一切未知的恐惧。
不管是整个人类,还是个体都面临着改变的痛苦,我们的祖先开始并不愿用两条腿走路,那样头重脚轻还容易跌倒,可树上的果子不管这些,果树变得矮小又有距离,你没法在树上自由跳跃,又要保证不被饿死,那么,只有改变,冒着跌倒的风险,于是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这个过程用了几百万年。
遗传到今天孩子学走路也是要摸爬滚打的,你需要做的是站在几米远的地方张开怀抱,而不是紧紧抱着孩子不放手。
这就是成长,这就是丧失,这也是改变,若有可能没人愿直立行走,也不会像小飞那样冒着被嘲笑的风险踢足球,都会像渔夫那样直接晒太阳。
所以别有什么欲望,也不要有什么梦想,那样就可以不用改变,我更喜欢这样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惰”,人生来是懒惰的,但凡有一点希望,能不动就不动。
所以你会听到许多人天天埋怨工作就不辞职;
天天抱怨过够了就不离婚;
天天咋呼没钱就不去行动;
天天嚷嚷胖就是不减肥。
因为改变是痛苦的,所以不改变才是安全的。
第二个好处:逃避欲望可以更加忠诚。
欲望的实现需要改变,改变意味着和别人“不一样”,意味着“背叛”。
这里的“别人”包括两类:
一类是现实的关系,就是你的同学同事朋友家人等小团体。
人之所以活在小团体是因为抱团取暖,你会发现人的朋友圈很相似,不管是文化背景职业爱好还是性格特点,相似的人在一起是安全的,因为我们是一样的,我们是“同类”。
还有一类是你内心的别人。
这往往来自你的经历、养育环境以及养育者的关系,比如父母早年是软弱的、贫穷的、隐忍的,就会内化成为你的某个标准。
那么,突破自我、改变现状实现欲望,就要变得和他们不一样,这会让你觉得在团体中是“异类”,是会被排斥的,风险太大。
就像前几天开跑车家长被踢出家长群事件,你非我族类。
更关键的是违背了内心那个标准,万一自己成功了呢,变得更有钱有权,怎么对得起穷困的早年和双亲,你怎么敢好呢?
这个心理机制很深,可以暂时理解不了,但那种感觉就像你住在海边豪华别墅想起了母亲还住在老家漏雨的破房子里。
所以,逃避欲望和成功,意味着你是“忠诚的”,要穷大家一起穷。
03
那面对自己熊熊燃烧的欲望,该怎么办呢?
道理很简单,首先你要搞明白这个欲望是谁的?
是你真的想变成有钱人享受生活还是父亲让你光宗耀祖?
是你真的为孩子好还是怕孩子和你分离?
是你真对伴侣没了情感还是怕离婚?
是你真不愿参加同学聚会还是怕自己混的不够好?
这个区分很重要,是你的,就去设法满足,不是你的,就去接纳。至少,你要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其次,适当的攀比是有好处的。
人只要活在关系里,“比较”就是不可避免的,越熟悉的人越存在比较,这是真相,而不是强迫自己不去比较,接纳不如别人的自己,这纯属自我麻痹。
羡慕别人家的豪车大房子一点都不丢人,也不要用“那还不是照样吵架”来催眠自己变成那个渔夫,扼杀自己一腔欲望的热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先生,是历经了官海沉浮仕途竞争拼杀后的归隐,而不是毫无欲望一直在南山篱笆墙下采摘菊花的那个人。
只要正视和别人的攀比,你就已经在改变路上了,这才是一种正常的态度。
欲望无止境是真的,永不满足也是真的,那又怎样呢?这也并不代表你不去踢球、也不代表你啥也不干的享受日光浴。
最后,真正的满足并不是欲望的实现,而是你实现欲望的过程。
你可以回忆过往的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就,让你铭记深刻的并不是某个奖杯和结果,而是它们背后的付出与汗水,是你的“心路历程”。
这就像看电视和玩游戏的区别,一个是被动接受,一个是主动体验,而所有的成长都来自“体验”而非“观察”。
事实上,整个人类都是如此,要不然都知道死亡终究来临,为何还要在乎名利与亲密,为何还要深情的活着?
像那个渔夫,当他走出安全的港湾去打拼,历经了世间的荣辱与繁华,尝尽了生活的苦难与甜蜜,再回来晒太阳的感觉能一样吗?
就算是你的努力没有换来豪车和大房子,但心理事实是它们已经存在了,物理事实是至少你有了一辆中档车和小高层,过去的茅草屋是回不去了。
不要压制自己的欲望,特别是循规蹈矩压抑型的人,那可能是你生命为数不多的亮光,火把就在手中,你可以选择扔掉,也可以选择照亮梦想。
(本文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你好,我是冰千里,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重度孤独爱好者,主攻亲密关系。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冰千里
欢迎投稿专题《疗愈写作》,收录一切真情流露的文字。华而不实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