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怡帆
养娃这事,有的懒得偷,比如尽早放手,让孩子自理,比如适度启发,让孩子学会思考。可是有的懒,偷完了就得加倍偿还。
1
我带我儿子头几年,正值二十出头,崇尚独立自主。那种感觉就是,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谁也不能太迁就谁,我们是平等的个体,我给你充足的自由,你也别对我太多要求。
老子不都说了么,无为而治。
于是,我充分释放了我儿子的天性。踩雨坑,滚泥潭,吃雪团,你想要,都可以,我尊重你,你可以尽你所能的去发掘这个世界上一切奇妙的东西。
孩子又野又皮实。
缺点是,他似乎对人类的世界缺少足够的认知。
出门看到所有交通工具,他都统称为,车。再高级一点,会分成大车和小车。而邻居比他小的孩子,会精准的区分压路机、挖掘机、公交车。我大姨有次抱着她家孩子来做客,出门遛弯儿的时候,那孩子居然能看轮胎认出来路上跑的都是什么牌子的车,这给我不小的打击。
这还不算最糟糕的。
最糟糕的是,我儿子完全不懂人类处理问题的模式。比如小朋友抢了你的东西或者一言不合甩了你一掌,你不应该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或者把那一巴掌马上还回去,你应该学会分析原因并求助外援帮忙处理,比如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的父母,然后将发生的事情告知,再差劲点儿,你也得过来跟我说完发生了什么再哭。
我儿子不。他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处理问题,你抢我的,我拼命抢回来,你打了我,我用力再打回去。结果再有理的事情也变成有苦说不出。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儿子的表达能力出了障碍。
因为我偷懒,只作为他生活的旁观者出现,只保证他的安全,但没有跟他交流,带他认知,给他指导。
于是在他三岁多的那年,我带着极大的愧疚感,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每时每刻保持关注他的动向,介入他的行为。给他讲看到的每个店铺,留意的每株植物,读完故事带他反思,陪玩的过程不断的引导他与人相处。
一开始我儿子是排斥的,因为我错过了最佳的干扰期,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小世界,想让他把大车说成公交车都费劲。
我的挫败感和焦虑感也是曾一度空前巨大,身力俱疲,头发一薅掉下来一大把。如今我儿子已经基本接受了人类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也保持了对自然足够的野性和好奇心。
结果是好的,过程是曲折的。当然,这种曲折,是我自找的。
2.
我表姐家的孩子,一度让我见了面胆战心惊。
因为这小子脾气太大了。
稍有不顺心,就开始大声吼叫,跟同学起冲突也是家常便饭。
最恐怖的是,有一次,他在班级里和小朋友发生了争执。同学之间的矛盾,动手打两下大人也能理解。可这小子,脾气上来,把人家桌子掀了,尺子掰了。
每次给老师和家长道歉解释后,我表姐都回家教育一顿孩子,孩子因为惧怕不吱声,但满脸的不服气。
我表姐要孩子的时候,正赶上事业晋升期,天天忙得焦头烂额,月子没坐完就回去上班了。
孩子白天交给保姆带,晚上自己回家随便带。
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我表姐吼一嗓子孩子就给震住了。
长此以往,吼叫能起到的疗效越来越短,而且还出现了副作用,孩子一不高兴,也开始大吼大叫发脾气。
校长谈话,委婉地提出带孩子看看心理医生。我表姐辞了职,舍弃为之奋斗的职位回家带孩子。
孩子终究比工作重要。
表姐读了大量的亲子书籍,在网上报名了不少育儿课程。
表姐跟孩子定了一个不发脾气的承诺,以身作则影响孩子。
这一年多里,孩子的性格渐渐温和多了。
表姐说,以前觉得管孩子很容易,吼一嗓子孩子就听话了。现在才体会到这种方式的弊端和危害。
孩子是需要沟通的,他的任何不愉快都必然有原因,需要我们花时间去听他倾诉,与他共情,跟他一起解决问题。
做父母是一门学问,带孩子需要付出。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废弃简单粗暴的办法,去不断学习,理解,尝试沟通,才是培养孩子的正确方法。
偷个懒,发个脾气,孩子短期内因为惧怕会变得听话,此后必然要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
3.
我们小区有一个小宅女可可。
周末的时候小朋友都在院子里玩,很少见到她。
每次去可可家,总是看到她在全神贯注的盯着平板电脑。
可可妈妈也一脸无奈的说,她现在沉迷看动画和游戏,周末想带出去玩,她根本不同意。
可可专注到什么程度呢?
回家到睡觉前必须看,坐车的时候必须看,吃饭的时候必须看,否则,就感觉缺点什么,做什么都不自在。
可可这个习惯是从两岁多养成的。当时可可妈妈经营了一家网店,每天盯着电脑处理订单。
可可倒是很乖,只要扔给她一个平板电脑,她就不哭不闹。
可可妈妈觉得电子产品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也就没有刻意纠正,每周都给可可下载几个新的儿童游戏,保证可可的新鲜感。
时间长了,可可就对很多事情失去了兴趣。
不愿意出门,不愿意跟小朋友玩,不愿意运动,不愿意听故事。
可可妈妈是从一次体检后开始严格纠正可可这个坏习惯的。学校例行的体检,可可的视力有些弱,轻微散光。
除了视力上的问题,还有其他不少困扰。
冬天的时候偶尔出次们,可可容易受风寒生病。
可可被妈妈硬拉着在小区里玩,因为没有固定的玩伴,融入不了大家的游戏里。可可经常一个人坐在木椅上,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也没有小朋友上来邀请她去玩。我看着,有些心疼不已。
4.
养娃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改变的过程。
养娃这件事上,我们需要拿出足够的精力,耐心,不停地反思学习。特别重要的一点是,陪伴,引导,倾听,这些都不能偷懒。
过早的抽离出来解放了自己,但是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茫然无措;直接暴力的呵斥会省时有效,但是会灌输给孩子一种错误的处事方式;借游戏和动画使孩子安静变乖,但是会让孩子沉迷虚拟畏惧社交。
我现在特别认同一种观点,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前提是必须让自己先成为一个勤快爱学习并且知错能改的好父母。
(0007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