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是这样的人吗?
你觉得自己是睿智的、坚强的、无所不能的;你觉得自己是贤良的、温柔的、能满足人各种要求的;你觉得让别人觉得开心舒服是人际交往中顶顶重要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可以往后使劲放一放;
你觉得,照顾别人是应该的,随时让别人感受到温柔和回应是应该的,不向别人寻求帮助随时准备帮助他人是应该的,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而不管自己的感受是应该的······
顶着这些觉得和应该,你活了十几甚至几十年,经常你觉得疲惫觉得不愿意再做任何回应,经常你会感受到生活的艰难。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人设步步紧箍着你,你不知道为什么你会有这些摆不脱的应该。甚至你害怕,深深的害怕着如果不这样做,不这样讨好别人不这样扮演自己,会带来的后果。
你回避冲突害怕求助,你耗竭着自己供养着他人,最终精疲力尽不愿再接触更多的人。长此以往,你将自己活成了一座荒凉的孤岛,内心惶恐且孤立无援。
如果我们向回望,也许可以追溯到你的少年、童年、甚至幼儿时期,到底是谁给你设立了这些条条框框,到底是什么让你如此依赖于别人所给的评价?
对于一个自我尚未完全成熟的个体(幼儿、儿童、少年),都会倾向于依赖外界给自己的评价来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当人们对ta的赞扬来自于ta做了某些让人满意的事情或者很好的成绩,对ta的性格定论来自偶尔的一些错事,而不是因为孩子本身的时候,ta们就倾向于将这些事件的评价内化成自己本身,作为自己行为和举止的一个标尺。
“我只有成绩非常好,才能得到家里的认可”“我只有乖乖的,爸妈才会不丢掉我”“我只有努力讨好,爸妈才不会吵架了”········
所有这些的标尺,都是父母或者某个权威的人无意中树立起来的,也就是书中提到的外界评价源。“评价源”分为内、外两种,取决于你是自己评判自己的行动、工作、成就及行为举止(内评价源),还是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外评价源)。
那么,如何让自己这些“可爱”的特质,变得不再是一种耗竭呢?书中提供了十多种工具。
首先,要列出来自己“死板的个人规则”,比如那些应该,一定,必须。
其次,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工具,去尝试着一步步去改变自己。当然,在改变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周围会有各种声音让你退回到以前的样子。但,想想自己的困扰和难过,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