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后滴漏综合征又称为“涕倒流”,临床表现为鼻内分泌物后流入咽腔引起频繁清咽运动,咽异物伴不适感、咳嗽、咳痰、咽痒、咽干等症状,患者常做出“回吸吐痰”动作。由于鼻后滴漏综合征为非独立性疾病,没有明显的病因及病变范围,所以探讨确定一个规范的诊断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凡是慢性咳嗽或频繁清咽运动的患者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诊断:
(1)仔细询问病史:除咳嗽或频繁清咽外要注意有无鼻部症状,同时要注意有无个人或家族过敏性疾病病史,有无咯血、喘息、恶心、呕吐、烧心感等呼吸和消化道症状。
(2)检查:包括鼻腔、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及心肺全面细致的检查。
(3)影像学检查:可根据病情选择胸部及鼻咽部x线照片、鼻部CT扫描。
(4)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C反应蛋白、支原体抗体及痰液检查。
(5)结核菌素(PPD)试验及皮肤过敏原测定。
(6)鼻内镜或电子鼻咽喉镜检查。
(7)排除气道异物、肺部感染、反应性哮喘、消化道疾病、支原体感染,必要时做心理学检查,以排除心理性咳嗽。据统计鼻后滴漏综合征多由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鼻窦炎并感染、慢性鼻炎伴鼻息肉、慢性鼻咽炎等引起。无论何种因素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其根本原因是鼻腔鼻咽鼻窦的慢性炎症,感染性的、变应性和免疫性的炎症。鼻黏液纤毛传输系统不但是呼吸道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鼻部炎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感染和变态反应,可引起黏膜炎症和黏膜纤毛的损伤。长期不愈的炎症可使鼻黏液纤毛传输系统进一步受损。因此,对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治疗首先要针对引起鼻腔鼻咽鼻窦炎症的原发因素进行:感染引发者予抗感染治疗;变应性因素引起者予抗变态反应治疗和免疫治疗;鼻咽、鼻腔解剖学异常引起者,可进行微创外科干预。
局部治疗:
(1)减充血剂滴鼻:减轻鼻塞,利于通气、引流。
(2)鼻内糖皮质激素喷鼻:有抗过敏并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3)负压置换:仅用于全鼻窦炎,特别是不合作的患儿。
(4)上颌窦穿刺冲洗:用于单纯上颌窦炎,年龄较大能合作者。
(5)洗鼻或喷鼻:我院的清咽喷鼻液超声雾化喷鼻或喷咽喉,或庆大霉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或盐酸氨溴索液加入生理盐水中直接洗鼻或通过超声雾化喷鼻或喷咽喉。
(6)咽干症状明显者给予咽喉片含服。据临床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比单纯用药效果更佳。